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劲爆,其中《你好,李焕英》通过张蔷演唱的《路灯下的小姑娘》、于淑珍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上世纪80年代初的流行歌曲,把人自然而然牵引到那个年代。而《唐探3》中大量的老歌被点缀在剧情中,有《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葫芦娃》,日本上世纪80年代电影《人证》主题歌《草帽歌》等……基本上与电影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大。
近年来,很多电影的配乐都有类似现象,像是DJ的背景放送,而不是作曲家的原创,被称之为“电影配乐综艺化”。
电影配乐的综艺化,应与综艺节目包括音乐真人秀盛行的风气相关联。那些节目中,几乎所有的爆款曲目都是老歌新编唱,无论国语老歌还是粤语经典和英文歌,统统被理所当然地尽情消费。资本把控了影视产业链之后,功利心也主宰了创作风气,往往配乐的费用是被压得很低的,电影配乐的综艺化似乎也顺理成章并大行其道了。电影失去了原创音乐的灵魂,也失去了审美上的追求和指向,影视剧插曲变为背景音乐,类似MV的功效。这是电影创作中的功利心在驱使,同时也是音乐界原创力不被认可的原因所在。
电影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样式,其中的配乐(特别是电影歌曲)承担着极大的审美愉悦、心灵摆渡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去年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音乐奖竟然空缺,再一查更惊讶,第4届、第6届、第9届、第11届、第13届都没有最佳音乐奖得主!
近十多年来,电影发展进入新的高光期,尽管有些大片请来了国外的音乐家配乐,譬如久石让出手《让子弹飞》《一步之遥》,梅林茂现曲《一代宗师》《十面埋伏》等,但原创好音乐好歌曲的缺席仍极为普遍,这怎不令人惋惜。
(《新民晚报》2.21 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