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冬季,天气寒冷,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急诊室又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患者。他们的诉求基本类似:“医生啊,我以前腔梗过,每年需要冲洗血管两次,今天要来挂疏通血管的盐水……”这部分患者就诊时往往没有任何不适,并且经医生详细评估,他们都没有必要进行所谓的“疏通血管”治疗。
“腔梗”即腔隙性脑梗死,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下,颅内小血管闭塞后,其相应供血区发生脑组织缺血、坏死后在影像学上形成的微小病灶。绝大多数腔隙性脑梗死不会产生临床症状,但如果相应部位多次发生腔隙性脑梗死,那么在该处会产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叠加效应,这时就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急性脑梗死,影像学受累很轻,但临床症状表现却很重。
总体来讲,无临床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无需给予相应治疗。但对于有症状的则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和干预,以免病情进展。
那么,所谓的“疏通血管”有没有必要呢?
其实,大部分患者要求输注的都是一些中成药注射液,这类药物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一些不适症状,但是“疏通”血管的作用属无稽之谈。
血管壁的成分十分复杂,血管真正堵塞的时候一定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正规的开通血管的手段来实现血管再通。例如,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可以采取“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等治疗。而没有任何症状时,使用这些药物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并且会增加输液风险,例如急性心衰、肝肾损害等。
所以,没有不适,不要盲目“疏通血管”。但若出现了中风的相应症状,请立即就医。
(《文汇报》2.15 王丽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