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2月11日 星期四

    网海观潮

    《 文摘报 》( 2021年02月11日   02 版)

      告别“影子爸爸”

      近日,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建议中小学校设置“爸爸接送日”一事引起社会关注。总体而言,很多家庭的育儿工作,大部分确实由妈妈承担,爸爸很少参与,这类爸爸被形象地称为“影子爸爸”。

      很多父亲要为一家人的生计操劳奔波,但真的忙到连参与孩子教育都分身乏术了吗?毫不客气地讲,“忙”是不少父亲不负责任的借口。只要愿意,怎么都能抽出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不少忙于在外打拼的爸爸,即便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大多也是三心二意地“陪着”而已。人在身边,心系手机,谈何对孩子进行悉心教导?孩子的成长是一趟单行列车,一旦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段,事后就很难弥补缺憾。激发家庭教育的“父能量”,不应仅停留于倡导“爸爸接送日”,还应从切实扭转家教观念,鼓励爸爸们学习育子之道等方面综合施策。

      (人民网 2.4 胡欣红)

      借钱买基金?别让投资变投机

      去年以来,由于基金走势向好,不少90后投资者纷纷入市。因为自身收入水平和财富积累的不足,一些年轻投资者打起了借钱入市的主意。

      买基金是将自己的财产交给专业人士打理,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说,可以减少投资的盲目和冲动。然而,不管什么投资都有风险,基金的风险更是不容小觑。再厉害的操盘手,也不能保证永远都有账面盈利。对于投资风格并不稳健、投资观念并不成熟的年轻投资者来说,更要保持风险意识。在资本市场上获利不仅需要技术,也有运气成分,更需要一定耐心。贸然通过借贷获得本金,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投机的成分更大一些。一旦行情不利,非但自己会遭受损失,还可能无法还清借款,留下失信记录,甚至在生活中处处受限。

      (新华网 2.3 南向歌)

      不要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

      有媒体调查发现,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不少“负债者联盟”。很多年轻网友在其中分享各自的欠债经历,互相激励努力摆脱债务陷阱。

      这些债务从何而生?从大量讲述看,主要是超前消费、过度消费。鞋包,非大牌不买;手机,非新款不用;酒店,非五星不住,总之,宁可掏空钱包,也绝不能“跌份儿”。有人之所以扛着压力硬买,根本上是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在金钱标尺下,似乎消费水平就是身份标签,谁花得多、用得贵,谁就更高级、更时尚。为了朋友圈的点赞与艳羡,一些人打肿脸充胖子,一不小心就成了“负翁”。

      “精致穷”是一种时代病。对于那些贩卖物质焦虑、诱导超前消费甚至钻法律空子的平台,相关部门该出手时就要出手,不断净化社会风气。而更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所省思,别让那些不断炮制出来的新奇需求,成为甩不掉的累赘。让生活回归简单,轻装前行为心中所爱去努力奋斗,这才是充实的人生。

      (《北京日报》2.3 崔文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