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友的微信删了又加,是件艰难的事情。关系被切断又接回后,双方该如何相处?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师陈武认为,“删好友又加”的行为可用“信号”一词概括。“它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对于彼此意味着什么?需要去思考和反思什么?都需要我们挖掘背后的含义。”
曹楚是主动把闺蜜删除的。两人是6年的中学同学,高中毕业后,曹楚去北京上学工作,闺蜜留在了家乡。曹楚单身,闺蜜早就结婚生子。每次聊天,闺蜜总是把话题转到“女生还是要在28岁前结婚生孩子比较好”。曹楚不喜欢这类话题,但不谈这个,对方又没话可说。一个月前,当闺蜜又开始对曹楚的生活评头论足时,曹楚删除了好友。上周,两人一同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互删不太好看,曹楚又加回了闺蜜,两人却不复曾经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或许不存在大的矛盾冲突,但环境、生活方式、阅历的不同,在时间的沉淀下,势必对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彼此的裂痕是人生轨迹越来越远的自然结果。陈武说:“这种情况下的‘加回’,可能对于改变关系的意义不大——只是出于面子,对方也只是变回了好友列表中的一个名字。”
朴朵晴给半个月未联系的好朋友发微信,突然冒出的未送达红色感叹号让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本着“对方既然不言不语地把我删了,那我也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的心理,朴朵晴半年没有和对方联系。一年后,不甘心的朴朵晴重新加了对方。恢复联系后,朴朵晴才得知朋友那段时间得了抑郁症,他一次性删除了很多好友……“我有点理解对方的做法了,也庆幸自己没有因为‘死要面子’不闻不问。”
“有时候,对方并不是真的想删除,只是在表达情绪:你没有关注我。”陈武说,“被删除者在事情发生后,可以思考和对方真正的关系。对方如果真的对你很重要,主动加回去,问一个‘为什么’未尝不可。”
好友删了又加,加回后又如何处理这段关系呢?信息化时代,微信删除几乎相当于断交,断交后再修复关系,代价比较大。陈武指出,首先要判断这段关系是否对你造成过比较大的伤害,如果有的话,这种关系加回去也很尴尬;其次则需要判断两人是否存在价值观上的冲突,当对方的表现让你觉得“他不是我认识的那个人”时,关系或许是不可逆的。“但有时候,删除好友也是缺乏沟通的体现。”陈武建议,在面对问题时,不妨试着努力沟通,对于你珍惜的关系,不妨真正表达自我,为这段关系画上好的句点。
(《中国青年报》2.4 余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