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2月09日 星期二

    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 文摘报 》( 2021年02月09日   01 版)

      实现全面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毕节黔西县化屋村考察调研。这次调研富有深意。

      贵州是我国最后脱贫的9个贫困县所在省份,也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还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化屋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63.6%,近年来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和旅游业,实现贫困人口清零。

      越是脱贫难度大的省份,脱贫之后越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可以说推进乡村振兴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

      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是中央第一次正式提出“三农”工作的“重心”以及“历史性转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采取最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

      如何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央规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

      早在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进行了系统阐释: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以往,人们常把逢年过节给贫困地区群众送去新春祝福称为“访贫问苦”。如今,曾经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已经全部脱贫。同样跋山涉水,总书记是去看脱贫群众用双手创造的美好生活,考察党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求的落实情况,“压茬”推进乡村振兴。

      (新华社客户端2.4 秦红 顾万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