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2月04日 星期四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面向重点人群

    《 文摘报 》( 2021年02月04日   06 版)

      我们2020年年底前已经实现全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脱贫的标准是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元人民币,那怎么让他们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呢?这就是如何培育他们的问题。

      我们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确定的相对贫困标准为例,它们认为社会的中位收入即正好在中间的那个收入水平的50%,可以作为相对贫困线,如果一个人的收入还没有达到中位收入水平的50%,他就处在相对贫困状态。2019年我国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是14389元,它的50%就约是7195元,我们要以那些收入没有达到相对贫困线的人群为对象,不断解决他们的相对贫困问题,使其不断向中等收入靠近。这就能保证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持续提高。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规律,转移就业是个长期的趋势。目前农民工转移出来后,在城市待的时间比较长,对城市发展也做出了贡献,但是大多数农民工都没有得到城镇户口。

      户籍制度改革,从供给侧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同时促进劳动力的继续流动,可以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生产率,有利于提高潜在增长能力。从需求侧可以通过让农民工得到城市户口,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更好的保障,解除消费的后顾之忧,即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们的消费一下子就可以提高27%,这是计量经济学的估算。2019年,我国有差不多2.9亿农民工,如果能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使这些人逐步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就会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新的消费需求。

      我们目前65岁以上的人口有1.76亿,60岁以上人口大概2.45亿,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让老年人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根本,一是通过改善人力资本,提高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要创造好的条件,消除技术鸿沟,提供更好的培训;二是要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上述三个群体会成为我们未来很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也是人们生活品质提高的重点领域,同时是市场主体和投资者的发展机遇。

      (《北京日报》2.1 蔡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