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1月30日 星期六

    老家

    《 文摘报 》( 2021年01月30日   03 版)

        ■王建元

        老家是什么?老家是一处院落,几间土房。

        我在那里出生,也在那里成长。那个时候,不知道外边的世界,以为外界都是村里这个模样:没有明显的阶层对比、没有悬殊的城乡差别。    

        大人们春种夏忙,秋收冬藏,最关心粮食的生长。他们最盼望的是:老天爷开恩,风调雨顺,有一个好的收成。

        大人到地里劳作,老家大大的院子、几间土房,足够小孩子无所不至的玩耍。弟兄姊妹好几个,从不孤单,生方百端地玩,也时常相互打架。

        大人从地里回来,看到狼藉一片的院子,看到屋里被毁坏的物件,有时不耐烦,会捉住小孩子,捶一顿,边捶边骂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厨房里飘出熟悉的香味,记吃不记打的小孩子,又会聚集到一起,耐心守望。厨房里的香味,让人迷恋难忘。

        在不断成长的众多记忆里,唯有幼年时的记忆,似乎更美好、更让人难以泯忘。那幼年嬉闹过的院落,还有那些熟悉的土房里,似乎还寄存着,早年关于未来的理想。

        老家是一个村庄,几条街巷。坐在老家的炕上,就能瞅见山,瞅见山上的牧羊人。站在山上,俯瞰整个村庄,能迅速找到自家的院房。村庄里就那么几条巷子。几条街巷,见证着好几辈子人的来来去去。静默无言。老家,有世上最为明媚的月光,明媚到有人在月光下做针线活儿。

        老家的村庄里,还延续着千百年来的一些优良传统:仁义、互助、对弱者的同情,还延续着,对先人的尊崇、对上天的敬仰。

        “年关”临近,忍不住想念老家。其实更多的,是对母亲的牵挂,是对姊妹亲戚的惦记。母亲已然年迈,步履蹒跚,一天天走向生命的归程。生命的归程,谁又不是呢?思之,倍觉孤寂,令人感伤。有母亲健在,能减轻这孤寂落寞的感情。有母亲的老家,才是真正健全的老家。

        上了岁数的老人,像强磁一样,每逢佳节,会释放巨大的能量,使散布在异地的子女,忍不住要向那个磁场贴近,哪怕隔着遥远的路程。只有亲人们相聚一堂,心里才会安定。姊妹们都已过了“不惑”之年,都已经生有华发。大家只要看到母亲,看着那花白的头发,看着那饱经沧桑的皱纹,一下子,似乎就回归了年轻。

        与老人的相处,算起来时间不会太长。初中以前,在老家里,天天受着管束,受着唠叨,做梦都渴望离开老家。中学住校、大学住校,前后十余年,只有假期回去,还不是全部的假期。

        毕业后离家,忙于工作,忙于做着声名的奴隶。然后成家,为生计所累,中间有好多年,从不回老家。    

        前年,距离春节还有好多天,几个姊妹弟兄,早早地团聚。虽然在异乡团聚,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大家团聚在母亲的周围。小一辈儿的,都扎堆儿似的长高了、长大了。一家人其乐融融。

        团聚的地方,虽然并不在老家。大家的好心情,大致都一样。感觉上,母亲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三秦都市报》1.27)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