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1月30日 星期六

    老北京铁狮子今何在

    《 文摘报 》( 2021年01月30日   05 版)

        大钟寺东院的铁狮子

        北京作为金、元、明、清四朝古都,有不少守门神兽、狮子。除了石狮子外,还有许多铸铁狮子,分别摆放在皇宫、府衙、大宅院及庙宇的大门旁,以彰显地位威武,迎接祥瑞之气,也有避邪之意。经过几百年的岁月变迁,留存下来的铁狮子并不多。究其原因,还是材料导致的。

        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北京留存下来的铸铁古狮留存在五个地方:首都博物馆收藏二只铁狮子;大钟寺东跨院收藏一对清代铁狮;东城区花市回民实验小学教学楼门口有一对铁狮子;广化寺般若堂有一对铁狮子;通州文庙收藏一只铁狮子。这些铸铁古狮有三只单个的,三对成双的,总共九只。

        铁狮子胡同不见铁狮子

        北京东城有条著名的老胡同叫“铁狮子胡同”,当年胡同宽不过几米,大概位置是平安大街东部张自忠路的一段,如今已不存在了。

        顾名思义,铁狮子胡同当和铁狮子有关。明代崇祯年间,崇祯帝有位宠爱的贵妃姓田,“妃在当日颇得上宠幸”。田贵妃的娘家就在这条胡同里,其父为田宏遇,即田畹,明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田宏遇任游击将军、锦衣卫指挥。田妃受宠后,田宏遇封左都督。崇祯十六年(1643),田宏遇病死。田宏遇生前凭借田贵妃的地位显赫一时,自有跋扈之感觉,因此把一对铁狮子放置在胡同口炫耀,人们就把这条胡同叫“铁狮子胡同”。

        李自成率兵打进北京,崇祯帝自缢于景山,田宏遇家也没得到好结果。不过,铁狮子胡同又迎来新的显贵。胡同里先是造起一座恭亲王府,其主人是康熙帝的五弟常宁。随后田宏遇的旧宅被康熙帝赐给其第九个儿子胤禟,建为贝子府,贝子府后来改建为和亲王府,和亲王弘昼是乾隆帝弘历的弟弟。不久,胡同里又添了一座和敬公主府。三座王府连绵道旁,胡同内冠盖往还,一时风头无两。按清代的世袭制度,宗室王公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的序列世代递降。到了光绪年间,铁狮子胡同的王府相继降为公府,恭亲王府降为承公府,和亲王府降为廉公府,公主府降为那公府。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天咫偶闻》记载:“铁狮子胡同,双狮在一狭巷中,已破碎……今狮半埋土中,铭词有无不可知。”可见清光绪年间铁狮子胡同里的铁狮子被埋土中,只见半个身躯,没人待见。也有记载说铁狮子被运到鼓楼前摆放,算是“发挥余热”。不过,清末西方照相技术已经传入中国,而且在北京居住的外国人颇多,当然有许多外国人用镜头记录了北京旧时的场景。鼓楼是著名古迹,拍摄者自然不会错过。然而笔者查询留存的鼓楼老照片,始终没有见到铁狮子的影子,推测铁狮子很早就被人砸碎炼铁去了……

        大钟寺有钟也有铁狮子

        大钟寺本名觉生寺,位于北三环西路甲31号,是一处清代寺庙。除了永乐大钟外,大钟寺还藏着一对铁狮子。大钟寺东路是一处四合院的东跨院,院垂花门外摆置一对清代铸铁狮,铁狮高1.4米,前后长1.7米,宽1.08米,在京城仅有的几对铸铁狮中,其体积算是最大的了。

        由于古代铸造工艺水平有限,冶炼时炉温不够高,铁水中杂质多,铸造出来的铁狮表面有许多沙眼、风窝。大钟寺这对铁狮中,雄狮的腹部和前爪部分有大块铁脱落,雌狮头部大面积起皮脱层,这说明铁狮经历了百多年的风吹雨打,铁被风化,使得体表多处有起皮现象。这对铁狮铸造年代不详,从造型看,铁狮头上为螺旋卷,从蹲坐的姿势与白石雕刻的仰覆莲须弥座来看,与清代的石狮造型有相同之处。这对铁狮原不是大钟寺的物件,1985年成立大钟寺博物馆时向社会征集藏品,这对铁狮被送到大钟寺。因大钟寺山门前有对清代石狮,所以铁狮子放置在东跨院垂花门前,已经移到此地三十多年了。

        首博的铁狮子没配对

        随着岁月的流逝,北京的铸铁狮子已经非常稀少了,首都博物馆特意收藏了两只铁狮子,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只铁狮子并非一对,而是单独的两只。其中一只是最珍贵的金代“泰和八年(1208)”铁狮子;另一只是身上多处有残缺,蹲坐姿势的铸铁狮子。

        金代铸铁狮的身上铸有“泰和八年(1208年)十月十五日七叔记和基李俊与告”的字样,这是北京地区现有最古老的铸铁狮。这只铁狮呈直立蹲坐姿势,头侧歪向上扬,狮脸两边是成排的短鬃毛,头顶卷毛不是正圆形,而是梳理状的一绺一绺卷毛,数量较少。双眼圆瞪,高眉骨上刻有条条眉纹,与明清时狮子的卷卷眉纹不同。铁狮的元宝形鼻子像云朵,张着大嘴,牙方舌圆,下巴有两排短胡须。胸前有一圈细丝带挂圆球铃,这种装饰形式延续到元代中晚期。元代以后的狮子胸前就不是细丝带状坠饰物了,而是宽宽的雕花绶带,或称雕花颈圈,表示狮子已经被人驯服了。

        这只铁狮前爪下踏绣球,四肢肌肉圆鼓,起伏刚劲,指爪分开,指关节圆鼓,爪尖短粗。狮底座与狮身躯一起铸造,底座为供台几案式,前部绣球下绶带飘散在几案面上,后部是狮尾松散的尾毛,四个案腿有云纹装饰,造型上很有特点。这只金代铸铁狮最初摆放的地点不明,但铸造精良,表面抛光处理得非常精细,时至今日,狮子躯体上肌肉起伏,颜色光润。因右前爪下有绣球,可见为雄狮,有雄狮就应有雌狮,成对摆放,可惜此狮子的另一半——雌狮,已经没有踪影了。

        通州文庙有镇宅铁狮

        通州有座文庙,又称学宫,创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其具体位置在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通惠河河口南岸,是通州第一景“三庙一塔”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文庙的建造时间比北京孔庙早四年,自建成以来经历元、明、清三代22次修复扩建,至光绪九年已形成除北京孔庙之外,北京现存最大的文庙。1985年,通州文庙被公布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如今,通州文庙内收藏有原漕运使分司署的一只铁狮子。

        元朝至顺年间,户部京畿都漕运使分司署设在通州城东北部,负责管理通惠河、坝河的漕河转运事宜,漕运使分司署大门置铁狮一对。1984年冬季,原通县文物保管所收集到遗存的一只雌铁狮子,放置在整修一新的文庙院里戟门的西侧。

        这只铁狮是狮身与底座铸造在一起,铁狮高94厘米,前后长80厘米,宽53厘米,底座高47厘米。铁狮侧身歪头,圆眼直视,云头鼻子,半张大嘴,脸庞两边卷毛与短须髯连接,脖系素纹绶带,挂一铃两缨穗,左前爪下有一只向后趴卧姿势的可爱小狮。铁狮局部有损坏,底座前方铸有文字,因年久风化,字迹笔划模糊,大约为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八月”和“去邪□恶 镇宅大吉”的字样。

        北京城守大门的除了铁狮子,还有石狮、铜狮、鎏金狮等,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些狮子已褪去封建迷信的色彩,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

        (《北京晚报》1.15 梁欣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