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1月26日 星期二

    慕课在中国还需要做些什么

    《 文摘报 》( 2021年01月26日   07 版)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英文词首字母组合(MOOC)的音译,其概念在2008年被提出,2012年在美国爆发式增长。自2013年起,慕课在中国得到飞速发展。截至目前,我国上线的慕课数量已超过3.4万门。其中,人文素质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而专业课、研究生课和跨学科课则比较稀缺。对此,亟须做好顶层的导向设计,加大优质在线资源定向供给。

      建设慕课的初衷之一,就是向公众开放大学围墙内的课程,推动教育公平。现在看来,不平衡依旧存在。不少信息素养高的学习者充分享用了“互联网+教育”的红利,但更多对此不够敏感的公众却并未从中受益。传统由经济社会地位造成的“知识鸿沟”,在加入技术这一变量后,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此外,围绕慕课形成的市场生态也不容乐观,8年间,大多数慕课平台仍处于跑马圈地的状态。若要推动在线教育行稳致远,必须解决平台的自身造血问题。这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协作。

      (原题:《慕课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在线教育》)

      (光明网 1.4 于歆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