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欧洲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发生数起恐怖袭击,欧洲民众在疫情之外又多了一层忧虑。这一现实不禁让人反思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反恐困境的症结。
网络恐怖主义大肆蔓延
许多恐怖组织在国外建立基地,利用网络在欧洲招募追随者。受极端组织网络宣传的吸引,近年来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地的欧洲公民明显增多,有的被恐怖组织培养成为所谓“外籍战士”。“外籍战士”返回欧洲母国后,成为策划并伺机发动恐袭的重要主体。
恐怖分子对网络的熟练运用,大大增加了欧洲乃至国际社会对恐袭活动的预防和打击难度。即使恐怖组织被消灭了,通过网络进行广泛宣传的极端思想仍在传播,还会源源不断地出现新的恐怖组织。
反恐资源相对不足
为了对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进行监视,反恐部门必须配备相应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总部设于巴黎的法国恐怖主义分析中心主管布里萨尔表示,理论上1名可疑人员需要25名情报人员全天候监视。目前在法国境内,大概有2000名公民与中东地区宗教极端组织有联系,有近4000人被法国政府认定为激进分子。如果对所有涉及恐怖活动的人员进行长期监控和追踪,仅靠现有反恐力量远远不够。
因资金不足、反恐人员缺失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工作人员长期反恐产生的心理疲劳,有些人甚至选择了自杀。2012年至今,法国有超过535名警察和宪兵自杀。
移民政策陷“两难”
法国一直倡导实行“身在法兰西,便为法国人”的共和同化政策,这项政策曾经让他们引以为傲。可近年来,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经济普遍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穆斯林移民和移民二代逐渐被边缘化。
生活在法国的穆斯林普遍较为年轻。因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生活条件和受教育水平与当地人有较大差距。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穆斯林青年,需要社会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而一味宣扬“普世价值”显然难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这些穆斯林青年,不仅自身容易走向激进和极端,还可能为外国恐怖分子进入法国和藏身提供便利。
(《半月谈》2021年第1期 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