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观众可能留意到,油画《父亲》原作已经许久没有露面了,原来,《父亲》原作正在修复中,这是这件作品自诞生以来的首次系统修复。
“全面体检”有新发现
一进修复室,便能看见油画《父亲》静静地躺在修复设备上,四周用聚酯网纱加长折边,绷在临时工作框上,旁边放着温湿度监测仪、光线监测仪,这件高220厘米、宽154.5厘米的大尺幅画作,几乎占据了修复室近半个空间。
“我们现在正在给它做颜料层的稳定。”修复师孔妍介绍说,修复油画的一般程序是先做结构修复,比如修补画布、加固颜料,让画作结构稳定下来,然后再处理画面的审美,比如去污,恢复颜色等。
油画《父亲》由当代画家罗中立创作于1980年,是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也是各大展览上的“人气担当”。据统计,仅2000年以来,《父亲》的参展记录就有30余条。由于使用频繁,总是经历环境的变化,使得《父亲》出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进行修复。
“全面体检”不仅包括多光谱检测、仪器分析和测试,还包括对画作状况的全面分析,甚至与创作者深入沟通。“我们特别邀请到罗中立先生来北京,与他当面讨论在检测中遇到的一些疑惑”,孔妍说。
这次交流的确带来了新发现。画面中人物的白色头巾充满肌理感,并不平整。早几年,专业人士就判断其中掺了一些不是油画颜料的东西,初步认为是有机物。罗中立在交流中坦言,他当年在创作的时候,把地上扫出来的馒头渣掺在油画颜料里,让画面效果更为丰富。“只有搞清楚类似的细节,才有助于修复的过程更稳妥。”孔妍说。
修复也是研究的过程
在修复室里,孔妍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全部都是这次油画《父亲》修复的相关资料。
其中一张图片,展示了画布背面标签下发现的被覆盖的标签。从中可以了解这幅画作名称的更替:一开始,罗中立给油画取名《粒粒皆辛苦》,后来改为《我的父亲》,最后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展评审阶段才定名为《父亲》。
“修复本身就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作品的机会,修复也是研究的过程。”与孔妍一同修复油画《父亲》的油画修复师李博表示,修复的时候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观察,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时机做进一步研究。
孔妍表示,每一件作品的修复周期都不尽相同。油画《父亲》的修复大概需要1年多的时间,2021年展出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孔妍看来,保护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的干预,尽量保持文物、艺术品的原貌,延长其存在的时间。
(人民网 1.7 赖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