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1月21日 星期四

    多地划转国资加码充实社保

    《 文摘报 》( 2021年01月21日   01 版)

      近日,财政部发布消息,中央层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此外,多地积极出台地方层面划转方案,一些地方还公布了划转工作进度。

      仅1月14日、15日,就有珠江横琴、古井贡酒、广州酒家等公司公告其部分国有股权被划转至所在地区省级财政部门,用于充实社保基金。目前,沪深两市共有9宗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案例,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安徽两地,以大消费板块为主,划转比例从0.431%至10%不等。

      从2020年4月开始,河南、湖南、重庆、山东、北京、上海等多地陆续出台国资划拨社保方案。江西省财政厅在2020年11月发布公告称,省本级国有股权划转充实社保工作全面完成。中信证券测算,如扣除政策豁免的公益类、文化类等企业股权,国有资本总量超过60万亿元,划转社保可超过6万亿元。

      划转只是开始,管理运作更要重视。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下一步,要通过深化国企改革,促使企业提高效率、创造效益,使划转到社保基金的股权取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后,承接主体获取收益的方式是“分红为主,运作为辅”。今后由各承接主体的同级财政部门统筹考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需要和国有资本收益状况,适时实施收缴,专项用于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介绍,划转之后的国有股权管理投资有三年“锁定期”,在此期间可以获取分红,现金分红可能用于再投资,增持一些股份。

      业内人士认为,养老基金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资金聚集起来实现长期回报。划转国有资本运作管理办法应尽快出台,提高潜在投资收益。重视承接主体的能力提升,避免由于承接主体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管理运作经验和能力的分化,从而影响划转国资目标的实现。

      (《中国证券报》1.18 赵白执南 潘宇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