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贴,是财政支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对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及农民富裕意义重大。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补贴力度,有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然而,记者在江西的多个产粮大县采访了解到,种粮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日益成为粮食生产主力军,可在现有补贴政策下,他们却感到受益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规模经营的潜力释放。
例如江西省吉水县,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4.33万亩。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叶太说,目前全县土地流转率超过50%,并呈逐年上涨趋势,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有的村庄耕地甚至全部被种粮大户承包流转。“县里还有些种粮的散户,但大多是60多岁的留守老人,未来土地集中的趋势会更明显。”叶太说。
专家建议,根据新的粮食生产形势适度调整补贴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和实效性,真正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促进规模经营潜力释放,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瞭望新闻周刊》 2021年第1期 胡锦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