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1月19日 星期二

    现代城市规划不能片面依靠图纸

    《 文摘报 》( 2021年01月19日   06 版)

        耶鲁大学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写过一本题材非常偏经济学的作品《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它主要讲了20世纪一些大型国家工程为什么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这是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很多来自“自组织”的因素。而如果计划设计者完全按照个人愿望,忽略了基层民众的反应和行为变化,就可能让出于善意的工程获得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的效果。

        作者讲到巴西为了发展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在那里平地起高楼建立了新的首都巴西利亚。但在巴西利亚建立的几年后,根据作者的调查,迁入当地的居民并不够多,因为设施崭新、路面宽阔整洁的新城市作为居住环境,并没有让他们感觉到比原先居住的地方更满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巴西利亚的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过于追求外观的恢弘,所以没有在主路之外留下足够密集的小路网络。这样,虽然整个城市的交通效率可能比较高,但由于没有更适合容纳菜市场、休闲场所和小店的小路街区,居民都觉得生活不够方便,且缺乏城市的热闹和“烟火气”。

        同样的问题可能也出现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旧城区改建过程当中。很多改建后的旧城区出现了所谓“士绅化(gentrification)”现象,高端购物区代替街坊小店,使得生活成本急剧上升,很多中低收入居民感觉生活质量和便捷程度反而下降了。而如果一个城市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年轻人不友好,它的长期发展和“高端化”进程也必然是缺乏支持力的。

        同样,如果从这个视角审视最近互联网上热议的“电商巨头颠覆社区卖菜”话题,我们可以看到,强调“智能设计”,忽视社会微观结构和“毛细血管”的运行机制,这不是计划经济或政府独有的潜在问题,而是任何有巨大影响的大型机构都面临的潜在问题。在这个背景下,现代城市设计和发展规划,更不能片面依靠图纸和计算机上的数字和曲线,而要多深入街头巷尾与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的人交流。

        (《南方周末》1.7 包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