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兴趣是怎么形成的?三个字:自生长。它依赖一些条件。第一,要有空。第二,要能自主。第三,整个受教过程当中要能比较广泛地接触到好多学科、游戏、信息,才更可能发育兴趣。

    郑也夫:兴趣的摧毁与发现

    《 文摘报 》( 2020年12月19日   08 版)

        日本幼儿园鼓励孩子游戏,培养他们自立、自主、自卫、自娱的性格。

        兴趣在生存与学习中的意义

        什么是兴趣?我们从功能的角度来解析。兴趣把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注意力,不均等地放在你所遭遇的人物、学科、游戏、事件上面。在我们的身体里,能完成这种功能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理性,另一个是情感。兴趣落在情感这个系统中,它是情感工具箱当中的一个工具。在哺乳动物崛起的过程中,随着进化慢慢产生一些得心应手的工具,叫作情感,喜怒哀乐、恐惧、厌恶,等等。当你遭遇不同对象的时候,马上有一个情感涌现,帮你做出选择。在灵长目晚期的时候,进化出另一个系统,叫作理性。这两大系统在相当多的场合相辅相成。两个系统影响行为的强度不一样。兴趣能给你注入更大的热情和能量。理性算计了半天,同意做这事,可是远不如热爱时的状态。

        有诸多因素能推动你的学习。兴趣能排第一位。第一个对比是勤奋。我们看到两个同学的学习都是废寝忘食,但是一个是兴趣驱动,另一个是功利驱使下的勤奋。这是大不一样的学习。有兴趣者是点点滴滴到心头。另一位目的达到后,就与努力学习的东西拜拜了。这些枯燥东西占据我头脑里的硬盘,清盘吧。很多顶级的科学家、文学家、体育明星,都曾告诫我们:做好一件事情靠勤奋。这其实和我的观点一点也不对立。他们说勤奋,是对有兴趣的人说的,即不能只凭兴趣,还要勤奋。大师们讲“勤奋”时,兴趣是不待言的。

        第二个对比是智商。要学好东西,兴趣要紧还是智商要紧?兴趣。有个门槛理论,说要想学到一流,智商没有120是不成的。但是过了这个门槛,可就不看智商了。智商150的人未必超过智商120的人。过了门槛后比的是性格。性格因素里排在比较靠前的就是兴趣。想象力、自主性、意志力,这些东西通通都对你的学习发生作用,绝不仅仅是一个智商。人类这一百年来都魔怔着崇拜智商。而崇拜最过火的是我们中国人。智商没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我们民族的弱项,我们的教育没有培养出的东西是个性。学习拉提琴。一个爱好者要能上台演奏,必要操练过3000小时,一个专业的琴手则要操练过1万小时。能练1万小时真的难乎其难。光靠励志和刻苦精神干不下来。刻苦精神和兴趣一定要都具有才可能完成。而天才都是乐在其中的。

        做学术应该有两个支点,缺一个,动力就不够充沛。自然科学家们的动力是什么,是经世济民?不是。我们分别向爱因斯坦和陈景润提出同一个问题,您二位的研究成果,将在何年、何月、以何种方式造福人类。我断定他们二位答不出来。你们不知道自己的成果怎么造福人类,为什么要做它?可以做瓦特、做袁隆平嘛。那他们的动力是什么呀?是对大自然,对数学奥秘的极大兴趣。数学最前沿的成果,应用到其他领域当中通常是一二百年以后,有些上千年,甚至一直没有应用的场合。造福人类是伟大科学发现的副产品。没了兴趣,科学家这个队伍将萎缩。

        教育对兴趣发育的正负功能

        教育的宗旨和使命,是帮助受教者产生这样那样的兴趣,包括对工作技能的兴趣,也包括对生活的兴趣,对音乐、美术、体育的兴趣,对木工、烹调的兴趣,等等。不然的话,不管挣多少钱,生活乏味。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是,受教者有没有因为教育而提升了他对某个事物、某个游戏的兴趣,如果没有,教育是失败的。

        兴趣是怎么形成的?三个字:自生长。它依赖一些条件。第一,要有空。第二,要能自主。第三,整个受教过程当中要能比较广泛地接触到好多学科、游戏、信息,才更可能发育兴趣。这三个条件本来应该稀松平常,但不幸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大多数学生都得不到。

        前些年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认为,成才的路径就是向孩子灌输知识。今天有些家长好像明白过来了,说不能这么对待孩子,我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他们好像开悟了,其实是从一个误区走进另一个误区。他的兴趣凭什么是你能培养的,太霸道一点了。那是一种生命体验,你能帮的事儿,是让他多接触一些信息、游戏、学科,仅此而已。他对哪个有兴趣,之前谁都看不清楚。那是自生长过程。做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就是自由恋爱,不是包办婚姻。家长帮助孩子找到兴趣,大概比找对象,概率还要低一点。兴趣是如此微妙诡异的东西。

        中国幼儿园的游戏课上,中国老师会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什么游戏呢,拍皮球。日本幼儿园里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是游戏,玩去吧。教室四围都是玩具,游戏是你自由选择,你爱玩什么就玩什么,拍球,跳绳。甚至有些孩子不要道具就一块儿玩起来。为什么要放任?给孩子们自选择的机会。日本幼儿园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值日生宣布今天的菜谱。轮流做值日锻炼说话能力。把桌子拼起来一块儿吃,吃完这顿饭以后,同学们还要打扫卫生,锻炼自立。吃饭的时候,座位随便,孩子们自由选择和谁坐在一起。人家从幼儿园起,从一个吃饭的场合的自选座位,来落实这种培养。日本幼儿园里还发生了这么一个镜头,一个男孩儿打别的孩子,老师在那边冷眼旁观,不干预。人类学家们问这个日本老师为什么不去干涉。她说:我是有意不去管教的,如果打得很重我会把他拉开。她说:去训斥一顿能校正过来吗?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手段。孩子的社会跟成人的社会一样,是互动的,要在互动中成长和解决问题。有时候被打的孩子找老师。老师第一时间要跟他说:打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抵抗,打不过他你不会喊叫吗?每个被欺负的孩子都学会抵抗,爱打人的孩子就慢慢收敛了。幼儿园要培养的是自立、自主、自卫、自娱的性格。

        在提倡通识教育上大家有共识,可是在解答为什么要提倡通识教育上,很多解答没说到点上。在大学这个年龄阶段搞通识教育,是因为你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学术兴趣在哪儿。让你接触的学科宽一些,别上来就进入一个胡同,过后发现根本不喜欢。广泛的资讯供同学们选择,这才是通识教育最大的支点。多数学生要通过通识教育,发现自己的兴趣,确认自己的方向。这是实行通识教育的大道理。

        (本文为作者对北大社会学系一年级本科生的演讲,首发于2020年12月3日《南方周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