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介绍有关追索文物回国的情况时称,共计有68件流失英国的文物,在25年之后,被追索回国。经鉴定,68件文物中,暂定二级文物3组13件、三级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质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铜器等,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到清代,地域分布包括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陕西、河北、贵州等。
多年来,由国家主导实施的流失文物追索行动成效显著,目前已促成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归国。文物追索“国家队”的力量,让更多珍贵文物平安回家,也让那些有心盗卖文物的不法商贩心存畏惧。
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有100余万件。这些流失文物很多都不知去向,或者落入私人藏家手中。
绝大多数跨国文物追索行动都耗时费力。有时,因为文物流失时间较长,而对方国家法律程序烦冗,从查获到返还往往相隔多年。因此,追索文物行动并非短期见效的政绩项目。一件文物顺利归来,需要文物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努力。
(《光明日报》11.23 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