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城市无障碍主要体现在交通出行、建筑设计等物理空间,而对数字空间的无障碍还关注不够。但是,作为看不见的隐性障碍,其危害可能比看得见的显性障碍更为可怕。因此,在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时,要特别注意信息无障碍建设,加快政务服务的普惠布局,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城市。
政府部门应率先垂范,不断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在技术条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应保留线下政务服务渠道,避免数字化转型让社会弱势群体“掉队”。政府部门应推动更多城市打造一刻钟政务服务圈,使任何人都可以就近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业务,而不受信息技术的影响。比如,可以利用既有的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加装自助机或提供人工服务,便于人们就近办理各类业务。要加强政府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让数据多跑路”来降低人们的合规成本。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立符合其使用习惯的特别通道,使其可以无差别地获得医疗、教育、交通、文化等公共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线下救济仍然是信息无障碍的1.0版本,因为社会弱势群体仍然需要承受比别人更大的成本和负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社会弱势群体“触网”,才能从根本上消弭数字鸿沟,实现信息无障碍的2.0。调查显示,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是不懂电脑或网络,其次是文化程度不高和上网设备限制。为此要创新技能培训模式,鼓励政府购买技能培训服务,使更多老年人和残疾人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
城市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是城市人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为了城市人而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而带来的技术狂欢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是否在这个过程中“掉队”了,并通过信息无障碍让所有人都从中受益。
(《社会科学报》11.19 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