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治理学术会议“井喷”需改革科研评价体系

    《 文摘报 》( 2020年11月26日   01 版)

        年根将近,线上线下学术会议扎堆举办,尤其是“国际”学术会议井喷。承载着各种应有和不应有功能的学术会议,让组织者和参与者不堪其扰。

        我国科研经费支出一直存在“缺钱花,花不出,赶紧花,胡乱花”的问题。缺钱花是申请项目后,经费不到位;花不出是花钱必须按事先确定的预算进行,在项目立项时没有列入预算的开支,哪怕在具体科研中必须花,也不能花;赶紧花则是必须赶在规定时间(如年底)完成,花不完的钱要上交;随之带来的就是胡乱花。年终赶在经费必须花完的节点召开学术会议,主要是“赶紧花”和“胡乱花”的表现。

        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完善符合人才创新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革完善科研项目招投标制度,提高科研项目立项、评审、验收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下放科研项目部分经费预算调整审批权。在实际执行中,一些地方和有关立项单位担心科研人员乱用钱,还是要求必须上交没用完的经费。

        而在科研评价体系中,是否有国际合作,是否组织或参加国际会议,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为完成指标,一些主要为国内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也要把会议装点为国际会议的样子。

        把“国际会议”作为一项评价指标,与唯奖项、唯帽子评价一样,都属于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的评价指标,如此学术评价体系非改革不可。要治理学术会议井喷怪象,必须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给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经费自主支配权,并建立重视学者本身学术能力与贡献的学术评价体系。只有构建真正基于学术本位的学术评价体系,才能刹住热衷组织参加、过度倚重“国际会议”的不正之风。

        (《北京青年报》11.20)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