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猪种业亟待由大变强
截至今年9月,我国引入种猪数量高达1万多头,创五年来新高。种猪有“猪芯片”之称,优良种猪长得快、产仔多、肉质佳。生猪种业的长期稳定,直接关乎国家“肉篮子”安全。
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生猪种业却大而不强——缺乏足够的技术投入、政策保障、人才支撑,国产“猪芯片”质量不高,不少企业对国外种业集团存在依赖。
研发国产“猪芯片”瓶颈何在?近年来,我国在种猪培育上多措并举,但种猪质量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行业中壁垒最高的原种猪对外依存度较高,缺乏主导市场的自主培育品种,不少企业长期面临“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循环。这意味着,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并未完全由我们自主把控。
“我国本土种猪与国外高质量种猪相比,吃得多长得慢,肥肉占比较高,而我国消费者往往倾向选择瘦肉。此外,国外高质量种猪身上携带的病菌也较少。”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副总裁吴珍芳说。
农业农村部门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每头母种猪每年断奶仔数平均为32头,我国为23头;国外猪断奶到出栏的饲料转化率(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平均为2.5,我国为2.8。
国产“猪芯片”质量不高,加剧了饲料供给和用地矛盾等压力。当下,我国对大豆等作物原料的需求呈高增长态势。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同比增加17.6%,驱动因素之一就是饲料产能扩大。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刘中国说,随着城镇化推进,养殖业发展面临的建设用地、水等多种资源供需矛盾越发尖锐,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升育种自主创新能力。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不会将最好的种猪卖给我们。”吴珍芳说,只有自主创新才是未来发展的根本之策。高质量的本土种猪品种,不仅能减少对国外种猪的依赖,更具有强大的后续产业带动能力、资源环境优化作用。专家建议,政府应坚持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遗传资源保护,全力打造生猪“中国芯”。
(《瞭望》新闻周刊 2020年第46期 李雄鹰 胥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