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家政工:大城市里的“隐形人”

    《 文摘报 》( 2020年11月12日   02 版)

        家政女工边丙珍常常庆幸,她在北京做家政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而她的甘肃老乡余琴,同样是为家庭分担经济负担而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打工,却不能告诉最亲的人自己在从事什么工作。

        余琴在雇主家已有3年,雇主是老两口。3年来,要是有人问起来,余琴便说自己在饭店打杂,因为怕“做保姆,被人笑话”。有一次,丈夫跟她视频,雇主正好从后面经过。丈夫惊讶地问她,为什么和老头在一起?她谎称这是吃饭的客人,这才蒙混过关。

        余琴曾认真地叮嘱边丙珍:“千万别告诉家里人你在干什么,特别是不能告诉村里人,不然他们会说闲话的。”去年,工作出色的边丙珍被全国妇联评为“最美家政人”之一,她的事迹也随之传到了网上。没想到,这次出名却让边丙珍感受到了来自身边人对家政工的歧视。

        “我的同学们在网上看到了消息,把链接发到了同学群里。言语中,他们的话里暗藏嘲讽。”这让边丙珍感到迷茫:为什么这个行业就这样见不得光呢?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教授卜卫看来,家政工群体在社会中是一个被边缘化了的群体。第一重边缘化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习惯赋予公共领域的劳动更高的价值,而在传统观念里,家务劳动似乎没有价值;第二重边缘化是因为家政工大都是女性,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分工延续了家庭的职能,容易使女性处于被歧视、其劳动被贬值的不利地位;最后一重边缘化来自于家政工的身份,她们是来自农村的进城打工者,较难享受同城待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佟新教授认为,家政工的权益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职责和工作时间方面,二是权益受损后的救济方面。家政工职业比较特殊,其工作场所是在雇主家庭这样的私人空间。家政工,特别是住家家政工,即便提前约定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时间,但由于住在雇主家且家政工群体原本处于弱势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家政工往往难以拒绝雇主超出原先约定的服务要求。

        (《法治周末》11.5 郑超 孟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