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1月07日 星期六

    当“不倒翁”才能安享晚年

    《 文摘报 》( 2020年11月07日   04 版)

        王大爷今年85岁,平素性格开朗、乐观,是“不服老”的典型代表,每次来医院看病都是自己骑着电动三轮车就诊。然而,最近王大爷来门诊,却是被家属用轮椅推来的,“平时医生总叮嘱我注意别摔跤,我都没当回事,一个月前,我遇到一个两层的小台阶,心想小菜一碟,没走台阶直接跳下去了,结果一个屁墩搞成股骨颈骨折了。”

        无独有偶,王奶奶今年75岁,健康状况良好,因为摔了一跤造成骨盆骨折,不得已完全卧床。一周后出现发热、尿路感染住院,2周后治愈出院。然而时隔不久,王奶奶又患急性胆囊炎住院了。出院1个月后,又因肺炎第三次住院。

        跌倒会引发众多伤害 跌倒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很高,而且很多人都有反复跌倒的经历。

        跌倒可致软组织损伤、关节脱臼,重者可造成多器官损伤,包括脑部损伤和骨折。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老人如果发生跌倒损伤,会引起出血的加重。

        在老年人群中,跌倒引起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首位原因,反复跌倒和髋部骨折是老人住院的常见原因。

        跌倒还可引起情绪问题、疼痛、丧失活动能力、甚至死亡。即使未发生损伤,跌倒的恐惧也会影响正常活动的信心,导致害怕活动和自我封闭,从而形成更容易跌倒的恶性循环。

        跌倒并非单纯意外 老年人跌倒并不是一种意外,而是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的。跌倒的危险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下肢肌肉力量减弱、步伐不稳、平衡功能下降、视力减退、骨关节炎、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病、骨质疏松、抑郁症等。

        随着年龄增长、运动减少、饮食等因素,肌肉量也会减少,肌肉少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诊断为肌少症。肌量减少会造成活动能力、应急能力及平衡能力下降,容易造成跌倒。通过阻抗运动,如弹力带等辅助运动,加上适当的蛋白质摄入,可以增加肌肉量。

        此外,脑缺血、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神经科疾病,以及耳科疾病和眼科疾病等病理因素也可造成头晕、跌倒。很多老年人服用安眠药,有些安眠药有肌松作用,也容易造成跌倒。老年人常多病共存,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但多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是跌倒的危险因素之一。

        外在因素包括:多重用药、室内室外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涉及不合适的鞋,行走辅助工具不当,居家地面、家具、卫生间问题,雨雪天气,户外公共设施问题等。

        老年人跌倒可预防 预防跌倒需多因素综合干预。

        1.根据医生的建议避免不恰当用药,减少高风险药物的使用。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和步态稳定性。

        3.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等。有视力听力障碍者应进行纠正。

        4.调整生活方式,如尽量不要登高取物,穿合身衣服和鞋子,转身转头和起身下床时动作要慢,避免携带沉重物品等。

        5.去除和纠正环境风险,改善家中照明,使室内光线充足;移走可能影响老人活动的障碍物,保证地面平整和防滑;卫生间安装扶手,座厕高度适中,浴缸或淋浴室放置防滑橡胶垫等。

        6.家庭成员或照护人员要提供良好的护理。

        7.曾有过跌倒经历的老年人可以到医院老年科做前庭觉和视觉能力筛查、肌力和平衡能力评定等,并由医生给予相应的运动、营养指导,减少再次跌倒的概率。

        (《健康报》10.26 刘琦 刘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