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1月05日 星期四

    为193名流浪者落户

    《 文摘报 》( 2020年11月05日   02 版)

        日前,“193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天津”的消息登上热搜,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有人担忧此举会诱导人们钻政策空子,更多人则盛赞这座城市的态度和温度。而这些既不知道家住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叫什么的“幸运者”,却并未表现出喜形于色。他们往往缺乏自食其力的生存本领,连正常的沟通和表达都存在障碍。

        9岁的祝酉晴在这次落户人员中年纪最小,也是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姓名。天津市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科科长田志国告诉记者,他们“每一个字都花了心思”——“祝”姓与救助的“助”同音,又有祝福之意;“酉”字代表她受助的年份,“晴”字则源于首位接待她的工作人员的名字。由此,她和这座接纳自己的城市、关心牵挂自己的人,产生了温暖的联系。

        为了让这193名流浪乞讨人员能顺利落户,天津市各级救助站为其中的“无名氏”取名:来自滨海新区救助站的姓“党”;来自宁河区救助站的就姓“宁”;而更多来自天津市救助站的滞留受助人员,则和祝酉晴一道都成了“祝家人”。

        “维护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起码要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名字。”多年专门负责管理救助站里未成年儿童的田志国,更是深有感触。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祝酉晴被派出所送来那天,是2017年11月22日。“她穿得脏兮兮的,不会说话,只是‘嗯嗯啊啊’地叫,一见到生人就往后躲。”经医生鉴定,她被诊断为智力障碍。

        三年来,祝酉晴长高了、胖了,不再像过往那样胆怯了,一切都在往前走,唯有寻亲之路毫无进展。这次落户天津的流浪乞讨人员,大多和祝酉晴是一样的情况,成为游离在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黑户”。

        面对“一次给这么多乞讨人员落户,是否会对这类人员造成误导、增加地方财政压力”等舆论关切的问题,王英梅和同事们算了一笔账:天津市每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约7000人次,绝大多数人经救助后及时返回家中,剩下大概有600人次左右,因为智力障碍、精神疾病、残疾人等原因无法表述身份信息。对于这600余人,天津市民政部门借助民政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救助寻亲网、新媒体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传统报刊等多元化立体寻亲,近三年来,天津市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找家率在98%以上。这193名长期滞留人员,是天津28年来积累下来的总数。

        长期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的关信平,肯定了天津市的做法:“为困难群众提供保障,政府肯定要投入一定的财政资源,这是该花的钱。”至于落户以后怎么办,也是地方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关信平说:“比如将来会不会出现尚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政府有没有后续的就业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找到力所能及的工作、回归社会?这都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

        (《新华每日电讯》11.2 雷琨 白佳丽 尹思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