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没有哪首诗词会像“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这么深入人心,时不时还会刷屏,霸占热搜。因为,昔日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看到的这幅盛景,在今天的成都抬头可见。
自古以来,成都就有一个别称:芙蓉城,简称“蓉城”。五代十国时,后蜀后主孟昶和他的妃子花蕊夫人特别喜赏名花,尤其偏爱芙蓉,不但宫苑内外广布此花,做成可以佩戴的芙蓉花冠,还下令在成都的城墙上遍植芙蓉树。每到秋季,芙蓉花开,满城锦绣。今天的成都有无数花植,可芙蓉花依然开放在大小街巷。
昔日的成都和“水”有莫大的关系,马可·波罗惊叹:“有一大川,经此大成(成都)……此川之宽,不类河流,竟似一海。”游锦江、府河是古代成都人的至爱。与水城伴生的还有无数的桥梁。直到今天,以桥为名的街名依然留存,如青石桥、平安桥、卧龙桥等,这些古桥构成了老成都最美丽的景观。
成都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两千多年来,成都园林呈现出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山体水性,所以自然原型成了成都的造园根基,这和皇家园林、江南园林形成强烈的反差;二是四川文人墨客多,更强调精神性的造园,即“无园不文、因景成诗、因诗成景”。
花城、水城、园林之城,成都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自然禀赋,又有独特的文化性格、优越的现实条件,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水到渠成。
(《瞭望东方周刊》10.15 蒋光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