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提升
具体表现在: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个人社会价值充分体现;居民钱袋子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普遍现代化,人力资源素质明显上升;住宅建设迈向现代化,人均居住面积显著扩大;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国民预期寿命创发展中国家历史的新高;公共交通建设先行,居民出行更加便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硕果,蓝天绿水清风更加舒适。
(原题:《全面小康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求是网 杨宜勇)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百年历程的内在机理
一方面,理论体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得以不断推进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人类思想史上,很少有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历史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理论的“民族化”和“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得以不断推进的实践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各国无产阶级在运用他们理论的过程中,必须善于将理论与各民族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原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的百年历程及启迪》)
(光明网 孟轲)
制度稳则国家稳
国家制度能够维护社会运行秩序,调节社会关系矛盾,确立社会行为导向,对于国家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压舱石作用。制度稳指的是制度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并且成熟定型。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创造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根本在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我们的制度自信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高度的自我完善能力,不断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是完善和发展,制度自信就越为巩固。
(原题:《坚定制度自信 深刻认识制度优势》)
(人民网 颜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