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1月03日 星期二

    欧洲疫情“二次告急”有哪些新变化

    《 文摘报 》( 2020年11月03日   03 版)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26日表示,上周全球约46%的新冠确诊病例和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来自欧洲,毫无疑问,欧洲已经成为新冠疫情的“震中”。

      欧洲第一波疫情集中爆发于3、4月份,6月份开始疫情新增病例曲线趋于平缓。如今疫情再次二度席卷欧洲,引发担忧。欧洲第二波疫情与第一波相比有何不同?

      感染人数:不断刷新的峰值。随着疫情曲线进入第二个高峰,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正在不断刷新峰值。据欧洲媒体报道,在第一波疫情中,法国单日新增病例峰值为7500例。但在第二波疫情中,10月25日,法国当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2万,为疫情爆发以来最高水平,比第一个峰值高出近6倍。

      奥地利社会学家塔施维尔认为,从每日确诊数字来看,第二波疫情明显较年初更为严重。即便目前死亡率低于年初,但患者从确诊到死亡往往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他预测未来死亡数字也将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感染方式:跨境旅游+群体聚集。此前欧洲各国为控制疫情采取了阶段性境内封锁令,疫情得到控制后,欧洲国家逐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自6月开始向邻国开放边境。这导致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传播病毒的几率大幅提升。意大利政府发布数据显示,约有50%的新增病例是在暑假期间感染。随着欧洲内部边境重新开放,大量游客前往欧洲东南部度假,希腊与克罗地亚等国的确诊病例也在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民众防控意识有所下降,不遵守社交隔离措施,进而导致社交、工作场所的群体聚集性感染案例不断增加。

      感染人群:患者渐趋“年轻化”。第二波欧洲疫情患者的年龄中位数,已从第一波的60岁下降到37岁左右,20岁以下的年轻人成为感染人数上升最快的群体,而且一半以上为无症状感染者。

      在第一波疫情逐渐放缓时,政府放宽了限制措施,年轻人群热衷社交、群体聚集,这才成为了欧洲第二波疫情中的主要感染对象。

      检测方式:抗原检测法成热门。据路透社报道,为了应对第二波疫情中的检测需求,相比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检测,许多国家转而选择了更快捷、便宜,但是准确率较低的抗原检测法,以避免延误检测或出现检测试剂短缺的问题。

      为了防控疫情,欧洲多国政府都采取了较之前更为严格的防疫措施。爱尔兰政府10月20日宣布,从10月22日起封城6周,直到12月初。爱尔兰成为第二波疫情暴发后首个宣告“封城”的欧洲国家。法德也升级了防疫措施。目前,法国已将宵禁区域扩大至54个省份。目前纳入考虑的新措施包括延长宵禁时间、周末封城、局部封城等。

      (新京报社官方帐号 10.29 谢莲 若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