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博物馆南1展厅正在展出“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那些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被褥衣裳、农具玩具……被拭去时间的尘埃,摆放在博物馆里,琳琅满目地展示着老百姓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带着股叫人熟悉的气息。
研究民艺40年,潘鲁生收集的民间生活器用及手工艺品已达万余件,他带着团队调研过460个传统村落,采访了3000多位民间艺人,留存文字资料1200余万字,影像资料6万分钟……
看见民艺之美
7月中旬,这个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受到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的喜爱。暑假期间尤其受孩子们青睐,展厅里总逗留着许多小朋友。
国博副馆长刘万鸣见过一位来参观的母亲指着油灯,跟孩子说你姥姥当年就用这个灯给你姨你舅你妈妈缝衣服,小孩听了突然说了句“慈母手中线”。还有人拍下一个篮子的照片发给朋友,说在展厅里看哭了,饥荒时,他跟奶奶讨饭就用的这样的篮子。
“多好看啊!”一位满口京腔的女士从年画到花布拍了无数张照片。她背后独自前来参观的大爷兴致盎然地念着展品名字,“这是茶壶套!”“这是蝈蝈葫芦!”“这是鱼盘!”
“无论什么年龄、职业,无论见过这些东西,还是没见过,人们只要进入这样一个空间,就会自然产生联想和兴趣,因为这里面有我们文化的记忆。”潘鲁生说。
在展厅里走了一圈,他停留在一组人物题材的“孩儿模”前:“这是我小时候玩过的,上世纪80年代做民艺研究时,我回老家山东曹县的老屋里找了出来。过去大人用磕子做面食,小孩用孩儿模和泥巴过娃娃家,这种模具题材多样,有动植物、十二生肖、戏曲故事、民族英雄人物……是我们当年的百科全书,从中不仅能学到知识,也教给孩子怎么做人。”
“手艺是母亲的艺术。”转身看到旁边展柜里各种儿童穿戴的围兜、虎头鞋帽、小衣服,潘鲁生说,“生活中母亲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艺术,因为它教化孩子什么是美,什么是善。”
从小学画画,潘鲁生还在工艺美术公司做过一段时间设计员,耳濡目染,更加喜欢民间艺术。在大学里,他开始学习和研究民间美术,不断下乡寻访老手艺人,收集、记录、整理和研究民间手工艺作品。
1998年,经过十年筹备,潘鲁生在山东正式注册成立了“中国民艺博物馆”。本次国博展览的展品,就主要来自该馆馆藏。
让民艺“活”在当下
1997年,潘鲁生提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的命题,引起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
他认为民间文化也是一种生态环境,如同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也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遭受破坏,而民艺处境严峻的根源正是其所依附的民间文化与民间生活的丧失。
几十年来,潘鲁生始终希望能让更多人关心民艺,让手艺的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他认为这需要把民间文化创新理念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手艺重新回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提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后,我们做了‘手艺农村——特色产业扶贫计划’实践项目,走了很多地方,也和农民合作,参与民间手工艺产品的设计。我们发现手艺做好了,是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民艺工作者应该让设计、创意和研究真正服务于老百姓。”潘鲁生说。
(《新华每日电讯》10.2 王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