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0月01日 星期四

    生命就是你给世界留下什么

    《 文摘报 》( 2020年10月01日   05 版)

        郑克鲁

        学人小传:郑克鲁于1962年毕业于北大西语系,共出版18部著作,近20部译作,著述4000万字,是在翻译、教学和研究三大领域同时取得成就的为数不多的翻译家之一。几代读者耳熟能详的法国文学经典背后,郑克鲁都是绕不开的名字,被誉为法国文学翻译的“守望者”和“摆渡人”,曾获法国政府颁发的“国家教育一级勋章”。译作《第二性》全译本获第四届傅雷翻译出版奖。

        9月20日,翻译家郑克鲁在沪逝世,享年81岁。其为文、为师、为人,用一个字总结就是“实”——有着坚实的学问和厚实的肩膀,他为这个时代树立了精益求精、追求真实的精神,值得后辈们不断学习、研究和深入挖掘。

        法语字典背了两遍

        郑克鲁有一双矍铄的眼睛,跟人交谈时,他会像注视文字一样注视着人。回答问题,不缓不慢又极为认真。

        1939年出生的他,辗转过中国的大片土地:出生在澳门,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从海南到上海,求学在北京,工作后到过河南和安徽,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

        因文字能力出色,郑克鲁还曾担任北大校报编辑。毕业后,到中国社科院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作家、翻译家李健吾。后留在社科院外文所工作。时任所长卞之琳曾对郑克鲁说:“年轻人也要搞一点当代文学。”简单的一句话,影响了郑克鲁一生。

        1969年,郑克鲁被“下放”到河南信阳,研究工作完全中断。虽然学了六七年法语,但郑克鲁看卢梭的《新爱洛漪丝》依旧很吃力。为此,在一年多时间里,他把一本26000字的法语字典背了两遍。开批判大会时,郑克鲁和别人一样拿出《毛主席语录》,只不过他拿的是法文版。

        1978年,《世界文学》杂志复刊,第一期就刊登了他翻译的第一篇中短篇小说——巴尔扎克的《长寿药水》。

        艺术上没成就不可能成为伟大作家

        1981年,郑克鲁被外派到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期间,他收集了很多法国诗歌的资料。

        回国后不久转到武大任教,同时担任《法国文学》主编,郑克鲁还陪同校长刘道玉出访法国。1987年,时任法国教育部长莫诺利访华时,向郑克鲁颁发了“法国国家教育一级勋章”。

        同年调到上海师范大学后,郑克鲁开始了有计划的法语诗歌翻译,后来结集为三卷本《法国诗选》,并撰写《法国诗歌史》,以及编撰教科书《外国文学史》。郑克鲁特别注意对作家和作品的“艺术分析”,艺术分析往往占了每章节三分之一的篇幅,这也是他和大部分教材编撰者不一样的地方。“艺术上没有成就,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郑克鲁说。

        译者要拥有极高的汉语文学修养

        “翻译是件没有止境的事。”郑克鲁强调翻译时对文字的精心打磨推敲。“做翻译的人对文字要很敏感,比如一页里面出现三个‘美丽’,那这个翻译就算完蛋了。至少掌握了十来个词,要回避老是‘美丽’、老是‘漂亮’。”他认为,外国文学作品译成汉语,需要译者同样拥有极高的汉语文学修养。

        比如,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主教Bienvenu,有人译为“卞福汝”,郑克鲁考虑到读者接受的因素,在不偏离其读音的基础上,将其译为“福来主教”,寓意“幸福来了”,使读者见字如人,一下子便知小说角色的性情品质。在翻译中,郑克鲁亦不避讳生字难字,比如他用“恫瘝在抱”来翻译相关语意,说明福来主教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的优良品质;《茶花女》中描写男女主人公爱意绵绵,结合原文他用了“鹣鲽情深”这个词,凸显古典的美感,契合原文、不落俗套的同时,也传播了汉语文字之美和深刻蕴涵。

        译书的过程是一种享受

        郑克鲁比较注重写译序,“有人可能觉得序言最好写了,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生平就可以,但其实不然。可能读者只觉得小说好看,却不了解法国历史或小说背景。译序就是要让读者明白这部小说真正写的是关于什么、作者的高明处在哪里。让读者读过译序之后,再回头看看作品,能够发现更多其中的深意。”

        除了文学作品,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问世于1949年的学术畅销书《第二性》,也进入郑克鲁的翻译视野。该书引用的材料丰富翔实,论证相当严密。郑克鲁生前回忆说:“法文原版长达1071页,译成汉字约70万字。翻译时,如履薄冰。”但他十分推荐这部书,“男人看了会发现‘原来女人是这样的!’每个女孩也要念一念这本书,它告诉了女性怎么认识自己。”

        “我喜欢翻译,译书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如有自认为译得不错的地方时,便感到一种快乐;译完一本书,我觉得了却一个心愿,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所以乐此不疲。”郑克鲁用一生践行着他的理念——“生命,就是你给世界留下了什么东西”。

        (《文汇报》9.22 陈佩珍 许旸)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