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增军
报纸关张近年来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美国专门有家叫“报纸死亡观察”的网站,做了个报纸阵亡录,列举了美国各州2007年以来死掉的大大小小的报纸,足有几百家。
2009年,在业界很有影响的《洛基山新闻报》悲壮谢幕。网上有一段资本方去编辑部宣布关闭报纸的现场录像,是现场的记者边听着自己被解雇的消息边录制的。干了一辈子记者,最后采访、报道的竟然是自己报社死亡的消息,也实在够悲催的。《坦帕论坛报》的死让我几天都唏嘘不已。这家报纸在1999年就开风气之先,与属于同一家公司的电视台合二为一,从而成为美国第一家搞媒体融合的报纸。无奈父母之命不是爱情,捆绑不是夫妻,“婚”后冲突不断,水火不容。勉强维持了三年后,2012年,报纸被原公司剥离抛售。接手的革命资本财团当时信誓旦旦说要长相厮守,没料想不到七年就甩下了包袱。这家媒介融合的先驱以死昭示了媒体融合道路的艰难。紧随其后,《图桑公民报》的黯然休刊。美国报纸的死亡由先期的朝野震动,到如今早已见怪不怪了。
如此规模的报纸死亡对于美国社会的触动很大。对美国人来说,报纸不仅仅是张新闻纸,它也是政治参与、捍卫自己权利的信息来源,更是一种生活习惯。曾几何时,美国小康人家的生活是早餐桌上的面包、牛奶和早报,以及劳累一天后,等在家门口的猫、狗和晚报。当然,报纸的衰落不止于美国,环球同此凉热。2016年3月26日,英国的《独立报》终于撑不下去,出版了最后一期纸版。《独立报》可不是一般的报纸,它是1986年由《每日电讯报》的三名记者创办的。三位报人厌倦了英国新闻纸上政治的陈腐和娱乐八卦的轻浮,决心办一份有理想有热血有担当的新闻纸。第一周发行量就达到了50万份,要知道英国的总人口才6000多万。《独立报》苦撑了三十年后,终于为自己发了悼词。这天的头版除了大字号的报头,只在版面中央印了两个鲜红的粗体字:停刊。第二版便是自己写给自己的“悼词”——最后的社论。社论写道:“印刷机已停,油墨已干,纸张也不再在手里窸窣弯卷。”
报纸的衰落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业已开始,由于各种原因,21世纪初的前十年,中国的纸媒尚在黄金期。如今,十几年的时间,情况已经大不相同。根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的数据,2014年中国停刊或者休刊的知名报纸数量约为10家,而2015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30家左右。这还得亏中国特色的新闻体制,如果完全市场化,还不知道要死多少。
报纸真的无可救药了?现在,这个问题则基本成了伪命题。所谓伪命题,有两层意思:一是该问题已经被活生生的现实证明,不再是个问题;二是说问题本身压根儿就似是而非,掩盖了重要的真问题。就报纸死亡来说,两层意思都有了。如果要问什么样的报纸会死,答案非常简单:没人读的报纸会死。早在2005年,美国学者戴维·明迪迟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为什么40岁以下的美国人不追新闻》。现在,当时那些最年轻的读报人起码五十多岁了,那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美国人上脸书的频率超过了读《圣经》。这个好像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比较吓人的是三分之二的人是通过脸书来获取新闻的,如果考虑获取新闻的其他手段,那留给报社或者电视台的空间就太可怜了。
我讲一件亲身经历的小事,你可以感觉感觉报纸是否气数已尽。我每学年都开一门本科生的专业课:新闻采访与写作。因为跟当地的报纸老总很熟,就免费为全班订阅了报纸,每天一早准时送到教室。一开始放在门口的凳子上,好让每一个进门的学生取去阅读。让人沮丧的是,往往一摞报纸放到晚上都还是高高地立在那里。后来干脆直接放在学生的课桌上,压在电脑的键盘上,看你看不看。可下课后一看,同学们对报纸依然秋毫无犯,我还得去收拾桌子上的报纸。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怒火中烧,在课堂上发飙,质问:“真是搞不懂,你们为什么不读报纸?”大家都低头不语。下课后,一名学生怯生生地过来安慰说:“教授,别太生气。我们不是不读报纸,而是我们根本什么都不读。”
但真正的问题不是报纸的死亡或者其他某种媒介的死亡,而是新闻传统——特别是它所坚持的一百多年的一系列专业理念是不是要亡了?是得了病,还是自然衰老?是病入膏肓,还是可以挽救?
(《新闻业的救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