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回顾和讨论中,不时听到一些史实混淆、存在偏见甚至谬误的说法,它会影响人们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经验总结,这里,仅就其中几个问题进行澄清。
谬误一:将抗日战争延伸为14年是为了突出中共抗战的作用
2017年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后,14年抗战逐渐成为共识。但也有人对此有疑虑,甚至认为如此之改是为了突出中共抗战的作用。实际上,把中国抗日战争由8年延伸为14年,是还原历史原貌。
众所周知,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当局实行不抵抗主义,其后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直至七七事变后才决策抗日。而在此期间,中国发生了多次由民众也包括国民党正规军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如东北义勇军的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热河长城抗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抗战、东北抗日联军抗战、热河抗日救国军抗战、绥远抗战等,全国各地的抗日斗争、救亡运动持续不断。即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由“局部抗战”发展到“全国抗战”的过程,经历了由民众、政党和社会力量抗战到中央政府实行抗战的过程。因而也就出现了“抗战8年”和“抗日战争14年”两个概念。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6年的“局部抗战”和8年的“全国抗战”,都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二者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完整历史,中国的抗日战争历时14年。
实际上,国际上此种认识和表述也很多。如日本学者所主张的“十五年战争”说(他们把战争爆发之年记作第一年,以此计算,至战争结束之年即是第十五年)。2015年4月,由法、英、德、意、加、奥等国50余位学者撰写的《1937—1947:战争——世界》,明确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也是将中国抗日战争计算为14年。
谬误二:“攘外必先安内”有其合理性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对东北的侵占和向关内的大规模侵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的应对方针是“攘外必先安内”。近年出现一种观点,认为国民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有延缓中日战争、为中国争取抗日准备时间的一面,因此有其合理性。然而历史的基本事实是,其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对入侵外敌不断妥协退让、对内严酷镇压,严重背离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其结果,一是,签订《淞沪协定》《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等,日本大规模侵略的阴谋得逞,民族危机加深,丧权辱国,误国误民(实际也误己)。二是,其集中力量“剿共”和剪除其他异己,不仅不能“安内”,而且极大地破坏了抗日所需的民族凝聚力。三是,1933年的福建事变、1936年的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是错误的、行不通的。最终,蒋介石在日本侵略和全国人民抗日要求的压力之下,接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与中共合作,在“攘外”条件下共御外侮方才实现了国内的团结。事实清楚地表明了“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破产。四是,“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实行,形成了日本当局“轻侮中国的观念”,膨胀了其侵略野心。
谬误三:游击战是小打小闹
不时有一种议论,说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游击战小打小闹,大仗是国民党打的,言下之意是忽略甚至否定中共抗日游击战对全国抗战的作用。这是一个误解。
虽然中共抗日游击战因其战术特点,不如大战役那样引人瞩目,但在全国抗战中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它以非常有效的方式打击敌人,保持和壮大自己;它通过游击战,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它开辟和形成地域广阔的敌后战场,牵制、消耗和消灭数量庞大的日军,有力形成对正面战场的战略配合;它的普遍实施和持续不断,给予日军支撑战争的“以战养战”战略沉重的打击。
绝不能因其规模小而忽视其发挥的巨大战略作用。比如八路军在华北的大规模游击战,迫使日军集中重兵防堵。1940年日本军方报告称:“日军在华北有九个师团和十二个旅团的强大兵力被钉死在那里”,“华北治安的症结所在,并非国民党政府,而是中共”。特别是,敌后抗日游击战非常活跃,日军称:“中共游击战和地下工作非常巧妙”,日军被迫打“不分昼夜、连续不断,永无中止的战争”。
敌后军民在与日军的不断斗争中,在承受了巨大的危险、牺牲和损失的同时,给日本侵略军造成重大的伤亡,使其消耗巨大,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对抗战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共抗日游击战和敌后战场的战略地位和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前线理论圈微信公众号9.18 李东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