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文9月14日发表“劝架文”之前,有关木心是否大师的争议,已经有了成为事件的苗头。
按照时间线追索可以发现:8月20日郭文景发文怼木心,9月1日陈丹青以致信的形式回应郭文景,9月10日牟群发长文《木心是悲剧命运代表,但不是艺术大师——致郭文景、陈丹青兄》。
这是场典型的文人吵架,而且还有点“跨界”的意思,郭文景是作曲家,牟群是艺术学者,陈丹青是画家,木心将他们聚在了一起,姜文借易中天的微信号发文“进场”参战,则带着点“不速之客”的生猛味道。
导演姜文那份以现代诗形式排版的“劝架文”,还有文末的“七言绝句”(陈木可观不可雕,勤能补陋难补骚;東施代有东施效,秋泯夏虫子莫号),是典型的姜文风格,自带气场,一眼就能识别是“真货”,非代笔。
这场文人吵架——或者称文人骂战,有意思。第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是以微信公号这个自媒体为主要阵地进行的,以此为标志,文化人完成了由纸媒向自媒体的又一次大转型,下一步,就看能否继续向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进军了。
第二个有意思的地方是,没了传统媒体编辑的把关,当事人在语言上都很肆意——可以用“口吐芬芳”来形容,也可以用“才华横溢”来比喻。姜文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升华,名为劝架,实为火上浇油。
第三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当事人的“跨界”吵架,都有着“帮亲又帮理”的意图,就连提供“场地”的易中天,为了撇清责任,也特意写了按语。但在他为公号文所加的标题《姜文劝架,请别开骂》,多少也体现了点立场,因为提供场地本身就是立场。
吵归吵,骂归骂,整体上看,这场战成一团的战事还处在中场,没有熄火(得到结论)的趋势,截至目前,就算是为了好朋友说话、站台,也都还属于文艺批评的范畴。
这么说是因为,爆粗口也好,极尽讽刺之能事也好,不是这场论战的主要目的,论战的重点是讨论木心究竟是不是大师,相信很多围观者通过这几位提供的视角,都得到了一点启发或收获,这是有价值的。
木心究竟是不是大师重要吗,支持者与反对者都有自己想要的答案。但这不意味着,继续讨论就失去了意义。起码,我们可以看到,文艺批评这个本来平静的湖面,又被激荡出层层波纹。文化论战一向能给人提供思维撞击,刷新旧的观察视角,提供新的理解切入点。从“吵架从没输过”的鲁迅,到“大鬼、小鬼都不放过”的李敖,再到瞧不上所有论战对手、最后只能自己撰文骂自己的狠人王朔……不同时期的文化人吵架,留下了锦绣文章,也留下了百花齐放。
在前边有关木心的争论中,还不乏学者、批评家的身影,他们都曾留下过真知灼见,那样的争论氛围令人羡慕。文艺批评不能沉沦为圈子里的互相吹捧,要是真没人愿意吵架,反倒是文艺界的一个悲哀。你好我好大家好,文艺批评的活力也就没有了。
有人说,文人吵架比娱乐八卦有意思,有看头,这是因为,我们从里面不光能看到“热闹”,还能看到文化成分与思想含量。
(澎湃新闻 9.15 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