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年半封闭式修缮,90岁的上海音乐厅于9月6日重新开业向公众开放。
“以后,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不同时段,都能在这里获得安全、舒适、温暖和丰富的文艺体验。”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如是说。
修旧如旧
上海音乐厅建造于1930年,是全国第一座音乐厅,也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国建筑设计师设计的西方古典风格建筑。2002年9月起,上海音乐厅进行了备受海内外关注的整体平移修缮工程,向前“走动”了66.46米,“长高”了3.38米,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据上海音乐厅修缮工程技术总监谷志旺介绍,上海音乐厅由原有建筑“文保区域”和移位后新建建筑“非文保区域”两部分组成。此次修缮,2000多平方米的文保区域严格“修旧如旧”,以维护建筑原有风格。
走进上海音乐厅,最吸睛的莫过于距今已有90年历史、被称为“欧特碧之瞳”的海上蓝雕花穹顶。“这块穹顶的颜色,其实有19种之多。为了修复它,我们进行了拍摄扫描,逐块对比选色,再通过人工手绘的方式还原。”谷志旺透露,穹顶造型天花及顶角线出现老化、变形、饰面开裂问题,修缮中也以纯手工的方式进行了修补与加固。这次,穹顶还贴上了800多处金箔,更显富丽堂皇。
穹顶外,16根罗马式装饰柱也在工匠的妙手之下得以“回春”。据透露,修缮前,柱子的仿大理石纹起壳、起翘,表面已严重发黄、质地松软。此次修缮,为确保罗马柱仿石漆修复质量,全部铲除基层后,再由内至外逐一按原材料、原工艺、原风格进行全面修复;同时请到参与上海音乐厅上一次平移修缮项目的建筑彩绘工匠吕继军手绘复原罗马柱。
改善环境
金色与蓝色交织、具有浓郁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厅座椅,堪称上海音乐厅内部的“视觉标识”。这些座椅定制于上一次平移修缮时,经过十多年的频繁使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次修缮,所有1185把座椅被全部拆下,运到日本原厂按原样修缮。据工作人员透露,这些看上去没变化的椅子,根据人体工学要求,更换了座椅海绵,增加了厚度。
除了更舒服,它还安装了“缓起立”,通过增加阻尼,让观众起身后,椅子几乎没有声音;座椅背后的号码牌有蓄光功能,方便观众熄灯后入场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机械部分更新换代是舞台改造的重点。“为了满足上海音乐厅老建筑的特性,我们引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ASM吊杆机’,是国内首家使用该吊杆机的剧场。”修缮工程舞台设计施工负责人蔡健勇介绍,这个双电机的新吊杆,避免了常见的单电机在演出过程中出现故障,吊杆不能“上下”的现象,为演出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音乐厅声学环境改善方面,主要针对降噪做了重点改进。音乐厅观众厅出入口的门更换为门扇更厚的隔声门,为保证古典乐的声音效果,大厅舞台音乐反声罩更换为知名品牌温格尔音罩,提升了室内音质效果。
功能提升
上海音乐厅在地下二层还有个小厅。修缮前由于隔音工程未做到位,造成与一层大剧场上下串音,两厅无法同时演出。为确保大厅演出效果,小厅几乎无法正常使用。
此次小厅改造以功能提升为中心思想,重点之一是铺设GRG墙面:根据建声功能要求,小厅墙面凹凸需超过5厘米,且两个面不能平行。
如今的小厅,声场条件非常优越,而且整个场景可以模块化使用,能满足演出、展览、活动等多种需求,“未来可以增加100多场演出,在功能上将小厅打造为小型室内乐、电声等多种演出形式的舞台,在风格上与大厅的古典主义遥相呼应。”谷志旺说。
(上观新闻 9.3 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