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年人的生活非常有规律,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每天周而复始。这虽然没什么不好,但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长期活在固定行为和生活模式里,其思维也会随之固化、僵硬,学习和思维能力都会随之萎缩和退化。
这也被称作固定型思维,这类人更喜欢安逸、不变、可控的生活和行为。当处在自己十分熟悉的环境和氛围内,越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这种安稳的生活规律,他的内心就越会感觉到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很强,自我满足感也会由此得到提升。但是一旦事情发生改变,情况失去控制,固定型思维的人就会感到极度恐慌,会去深度怀疑自己改变现实的能力,并就此做出“我不行”“我不能”“我做不到”的自我判断,就此裹足不前,陷入恶性循环。
想打破这种固定型思维,就需要让自己往成长型思维方向去转变。当遇到不可控的事情而想退缩时,先分析一下自己的担忧、害怕、恐惧,是基于事实本身的灾难程度,还是只是自己长期以来心理上的一种习惯性自我约束和对自己的不认同、不自信。然后转换思维角度和方向,去发现事情的另一面,积极地去迎接和适应变化,在改变现状上尽力想办法,努力尝试和探索,并不断学习。慢慢地,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就都可以坦然处之了。
(《健康咨询报》9.7 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