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9月10日 星期四

    盲人柔道运动员的明天

    《 文摘报 》( 2020年09月10日   05 版)

        周涛(上)在进行力量训练,彭子昕(下)在进行体能训练。

        近段时间以来,江西省盲人柔道队的7位运动员正积极备战2021年全国残运会。队员们平均年龄不到25岁,患有先天视力残疾。在平时的交谈中,他们会把身体转向对方声音的方向,嘴角偶尔扬起青涩的微笑。但只要开始训练,他们就像变了个人。

        傅桂莲在盲人柔道队执教了16年,指导的40余名盲人柔道运动员中,有残运会冠军、残奥会冠军。但在傅桂莲眼里,更重要的是这群原本普通的盲人,通过柔道这项运动能“看见”属于他们的明天。

        无论严寒酷暑,每天清晨五点半,傅桂莲都会敲响队员们的房门。二十分钟后,她就站在楼道口,不停晃动手中的钥匙。

        寻着清脆的声音,队员们逐一赶来。

        21岁的周涛经常第一个赶到,运动鞋上的鞋带系得整整齐齐。他个头不高、身板敦实,因为双眼全盲,他走路步伐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稳。

        晨跑中,傅桂莲通过不同频率的拍掌声,指引队员们变化速度练习折返跑。一位左眼能够微弱感光的队友紧紧攥着周涛的手,一起迈开大步。每跑几步,他们会发出此起彼伏的呼喊声,既了解彼此的位置,也互相加油。

        “刚来的时候,别说跑了,他们走路都走不稳。”傅桂莲回忆道。

        因为行动不便,大多很少参加体育运动,盲人运动员们在入队前,除了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身体素质也不是很好。

        刚开始练习匍匐前进,周涛撞上了训练馆里的柱子,头晕目眩;刚开始练习过肩摔,被摔在地上,爬不起来。挫折和困难让他经常怀疑自己。

        “教练告诉我,能被选中就一定是块金子,只有不断磨砺才能发光发亮。”周涛说,教练的鼓励让他振作起来、刻苦训练,下定决心要和过去那个生活在灰暗世界里的自己告别。

        2019年第10届全国残运会,周涛首次参赛就荣膺男子柔道66公斤级季军,对于未来站上更高领奖台,他充满信心。

        20岁的彭子昕在队伍里年龄偏小、身材偏瘦,看着她斯斯文文的外表,很难将她和激烈的柔道运动联系在一起。

        在模拟对抗中,彭子昕经常选择体重比自己重20公斤的男队友进行训练。尽管在力量和速度上吃亏,她却经常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或是抵住队友的脚踝将其推倒,或是一个灵巧的背转身接过肩摔以巧取胜。

        训练辛苦,彭子昕不止一次晚上躲在被窝里哭。傅桂莲告诉她,如果热爱,咬牙也要坚持下来。“我不会放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也不允许他们看轻自己。”

        由于彭子昕看不见,傅桂莲在做好每个技术动作后,都要让她用手和脚来感受,等“摸”清楚之后,再让她照刚才的姿势摆好动作,给她讲解每个部分。

        “训练中教练很严格。但我心里知道,教练是为了我们好。”彭子昕说。

        训练馆的墙壁上,挂着傅桂莲用毛笔书写的两条标语:“精力善用,自他共荣”和“以礼始,以礼终”。“尽管只有我一个人能看见,但我要把他们当健全的运动员对待。”傅桂莲说,她希望将这项运动的精神“刻进”所有队员的骨子里。

        训练间隙,队员们会围着傅桂莲坐在一起。他们有说有笑,唱着大伙喜欢的歌曲《明天你好》:每一次哭又笑着奔跑,我多害怕黑暗中跌倒,明天你好声音多渺小,却提醒我勇敢是什么。

        (《新华每日电讯》9.2 黄浩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