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8月20日 星期四

    武松墓是“真”是“假”

    《 文摘报 》( 2020年08月20日   06 版)

        如今走过杭州西湖北线的西泠桥时,一定会看到武松墓,碑上题字“宋义士武松之墓”。据介绍牌上的信息,此墓纪念的就是《水浒传》中的好汉武松。

        众所周知,宋江起义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在时人李若水的诗以及折可存的墓志铭里都有提到,其后《东都事略》《宋史》中也有记载。但这些史料都只说“宋江三十六人”,其中,为正史可考的人物实际只有宋江和史斌,而没有武松。不过,关于武松的传说,在两宋之际就有流传。据宋人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当时流传的一些话本小说中就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

        武松真正开始被写入宋江起义,是在南宋的《宋江三十六人赞》里。其中武松排名十四,赞辞是“行者武松: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元代的《大宋宣和遗事》提到九天玄女赠宋江天书的故事,天书上写了宋江和手下35人的名字,武松排名三十。这两部书均提到宋江起义有武松其人,但都没有关于他的具体事迹。

        元杂剧中也有关于武松的故事,主要有三篇:《双献头武松大报仇》《折担儿武松打虎》和《窄袖儿武松》。明传奇也有以武松为主角的《义侠记》。

        《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正是经历了宋元话本杂剧的演变,到明代才由小说塑造完成的。《水浒传》中说,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后至八十善终,这是后话”,“于六和寺出家,封赠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可见,关于武松在杭州去世的记载,最早就是出自《水浒传》。然而,《水浒传》只是部小说,当然不能作为真实依据。

        武松墓到底从何而来?追根溯源是来自清人朱梅叔的笔记小说《埋忧集》:“国初时,江浙人掘地得石碣,题曰‘武松之墓’。当日进征青溪,用兵于此。稗乘所传,当不诬也。”清人周恒之的《西湖茶余录》也说:“石碣既得,武松当葬其附近,于是四周深掘,获一巨人骷髅,缺左臂,盖必武松也。”

        这些记录当然不可能是真实情况。如果清朝初年真有如此重大的考古发现,又怎么会只记录在后代的笔记小说里?而且在《水浒传》里,武松出家为僧,圆寂后理应火化,将骨灰留在佛塔里,又何来墓葬和骨架?这是《埋忧集》《西湖茶余录》一类稗官野史的最大破绽。

        (《同舟共进》2020年第8期 熊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