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浪费需拿捏好善为分寸
当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已成为共识。不过,湖南长沙一饭店推出“称体重点餐”引发的热议还未降温,西安某餐馆又推出了“将适量点餐纳入服务员月度考核”的举措。一些餐饮企业积极响应号召的迫切心情值得肯定,但是类似“将适量点餐纳入服务员月度考核”的行为很难得到舆论认同,不仅用力过猛,在法律、情理上恐怕也很难说得过去。
在餐饮浪费行为尚未立法规范之前,餐饮浪费更多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要靠舆论引导、积极倡议等“软约束”,而不能试图靠用力过猛的“硬约束”来实现。反对浪费、提倡节约要在保证餐馆正常经营的过程中,通过鼓励顾客打包等良性措施进行正确引导,而非一味迷恋处罚逻辑,走向形式主义与极端化。
(新京报网 8.16)
“松茸猎人”还请手下留情
松茸一直受到老饕们的偏爱,近日,松茸首次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抗癌物质松茸醇,让松茸戴稳了“万菌之王”的光环。在滇西北山区,由于松茸价格高昂、销售一本万利,采挖松茸成为当地村民雨季来临时的主业,有时仅两三个月就能收入数万元,狂挖滥采导致全国松茸产量呈递减趋势。
治理滥采滥挖行为,应瞄准问题根源,从制度层面规避竭泽而渔现象。有专家建议,可以通过承包制等手段进一步明确松茸采摘权,做到确权到户,从而划清采挖边界。毕竟,种地的哪会舍得吃留下的种子?又有谁会砍掉自家果园的果树?
(人民网 8.10)
校园配餐为何“出力不讨好”
今年6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在城区小学全面实行营养配餐,本是为家长分忧的服务却引来反对声一片。小饭桌经营者担心生意被抢;家住学校附近的学生没有配餐需要,担心作息时间调整后影响午休;教师感觉工作量加大太多。
对此,不妨明确学校的责任边界,鼓励第三方参与学生服务,以多元主体满足多样需求;可通过增加待遇、增派工作人员等方式,降低教师群体工作负担,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家长、学生、学校三方建立起监督和评价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半月谈》202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