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6月04日 星期四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20年06月04日   06 版)

        非遗传承人:中华文明的另类传承者

        苑利在2020年第2期《中原文化研究》上说,一国文明的传承通常需要通过以下三条渠道完成,分别是:典籍传承、实物(文物)传承和活态传承。在传统社会中,学者关注最多的是典籍传承与实物传承,而很少会注意到活态传承。事实上,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内容、形式、工艺过于复杂,用典籍与实物已无法传承时,民间社会更喜欢采用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等方式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传承人也凭借着他们的“活态传承”,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贡献。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突破

        丁为祥在2020年第3期《河北学刊》上说,“天人合一”观念在早期历史演变中依次经历了四种形态:王权天授、礼乐文明、个体道德根源以及宇宙生化论基础上的天人比附。直到张载那里,其含义才形成了一种新突破。张载首先剥离了古人加之于“天”的神性主宰与道德根源的含义,从而仅从生生的角度肯定“天地之大德曰生”,进而通过“诚明两进”,形成了本然存在层面的“与天地参”与功夫实践层面的“与天为一”。这一深入阐释将中国传统的体用智慧推向了高峰,显现出儒与道、孟与荀相互融合的特色;同时也面临着在现代社会中“真”与“善”、“事实”与“价值”之重新定位以及如何具体把握的问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