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了9年的建筑师,主持或参与完成了20余项医院建筑设计。但随着做的医院设计项目增多,“为什么”也越积越多。
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很无奈的事情,比如在一次投标中,一家医院的主管明确授意将医院设计为“金元宝”的形状。我理解的医疗建筑设计,一定要从需求出发。这个需求是多数人的需求,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让它变成某一个形状,故意去模仿。特别是医院,这种救死扶伤的地方。我们在走廊不会设计曲线。如果是曲线的话,医生推车的时候就要不停地校准方向。如果是做一个元宝形的医院,它就有一个弯形走廊,这是不太合适的。
有些医院还会有“迎门墙”,这在我们的设计图里也是没有的,是院方在建造过程中要求加上的。2018年,我陪同荷兰的一个建筑学者参观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时,他看到在医院靠近街道的出入口处有一堵高墙,他观察了好久,发现这堵墙毫无医疗功能,还遮挡人的视线,这让他很疑惑。他不知道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迎门墙有“敛财”的功用。
设计医院不是我们想象的盖房子,它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我曾经在北京一个医院做医技楼的设计,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诊疗设施。做那个设计时,我就发现有些机器之间不仅平面不能相邻,在垂直上也不能相邻,因为会互相干扰,甚至不能跟电梯,或者地下车库的行车道相邻。这相当于要在这个空间里画一个立体的球,看它周围有没有避让的设施。这还不算,你还要在平面里面考虑医护人员的通道在哪儿,患者的通道由哪儿连到哪儿,解决完之后你还要考虑,患者待在这里是不是开心?有没有阳光?他的行动轨迹能不能保证从楼底下很顺利地到达这里?
很多人反映去趟医院“跑断腿”,我对此也很有感受。中国现在主流的医院建筑是门诊、医技、住院“三分式”布局,它起源于西方。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为了共享医疗设施,降低诊断单个病人的成本,医生开始分工合作。医生不动,而病人就像在一条“流水线”上自我运输或者被运输。
“跑断腿”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大型医院越长越大。医院建设时如果没有考虑为将来改造留下什么余地的话,那么在一个已经建成的建筑里面很难去调整,所以患者只能在这个楼看完门诊之后,还要跑另外一个院区去做检查,再跑回来,就是这么麻烦。
在大医院里,传统的三分式布局存在很多问题。《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版)对医院规模过大带来的问题是这样描述的:“在同一块建设用地上,尤其是用地面积不达标的情况下,医院规模过大,会产生诸如患者过于集中、设备重复购置、工作人员过多、管理幅度过大、环境质量不符合要求、综合效益较低等许多不利因素。”国内有建筑师认为,分中心模式是解决超大规模医疗中心的方法。比如,把医疗功能分为外科中心、肿瘤中心、内科中心。但这些分中心,本质仍是规模小一些的“三分式”布局。
以病人为中心的真正“一站式”服务推行的难度是什么?诊疗设施购置成本要增加,分中心的一些诊疗设备可能需要重复购置,空间面积要增加,人力成本要增加,整个医疗服务的组织模式要改革。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受经济条件、人口条件的影响,整个医疗体系还有待完善。目前这种条件下,如果想很快看上病、同时少掏点钱,那么患者就得自己多跑点路。你要不想自己跑,医疗设备在你旁边,医生在你旁边,你要付出很昂贵的代价。付出的代价或许是等个把月才能轮到你看上病,同时,医疗费用特别贵。病人不动、医生动,大量医务工作者同一时段只诊疗一个病人,人力成本也增加了。
中国的医疗建筑公认处于一种非理性发展的状态,相关的几个领域很少交流,不对话。我出来说一说,至少有人会明白元宝型医院是不对的,扭转一下这个观点,也是好的。另外,我也希望能增进管理者、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理解。比如说病人会理解为什么他们要跑断腿,医生会理解病人的诉求,如果可能的话,帮他们解决一下。然后管理者也会觉得,现在这个体系要建设了,要改进了,否则大医院就是人挤人,是有风险的。
(《vista看天下》2020年第11期 郝晓赛/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