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4月23日 星期四

    异宠流行亟须引起重视

    《 文摘报 》( 2020年04月23日   01 版)

        异宠,即异域宠物,也被称作另类宠物。近年来,在“吸猫”“撸狗”风靡的同时,饲养异宠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成为一种时尚。非洲灰鹦鹉、北美浣熊、暹罗鳄、亚洲水獭,甚至老虎、狮子等都被当成个人宠物,相关视频也在社交网络上盛行,受到一部分人热捧。

        在联合国全面咨商机构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看来,异宠是指被人们当作宠物饲养和观赏的野生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脊椎动物和部分无脊椎动物,它们可能来自野外或是野生种源人工繁育的后代,且往往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

        “异宠与一般意义上的猫、狗等伴侣动物的最大差异在于,它们并未经过人类成千上万年的驯化,在属性上仍属于野生动物。”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于文轩指出。

        在我国仅有52%的饲养者意识到自己饲养的是异宠,47%的异宠初次购买者几乎没有花时间研究所购宠物,饲主因一时喜欢或冲动购买了宠物,对宠物却不够了解。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报告》称,过去47年中,合法和非法贸易已经导致非洲灰鹦鹉种群灾难性下降:加纳境内非洲灰鹦鹉种群损失99%;该物种被认为在多哥已经区域性灭绝。此外,多达2/3的被捕获的灰鹦鹉会在进入交易渠道前死亡。据估计,在过去50年中,非洲灰鹦鹉野外种群已经下降79%。

        灰鹦鹉的遭遇,是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被当做宠物后不幸命运的缩影。“异宠贸易的每一个环节都无法避免让动物遭受痛苦。归根到底,这些野生动物本就不适合成为宠物。因此,任何关照和爱护都无法弥补异宠贸易给动物带来的必然伤害。”孙全辉指出。

        异宠流行易引发一系列物种保护、动物福利、生态安全以及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亟须引起重视。

        (《光明日报》 4.18 靳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