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族而居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与人为善、宗族相助,塑造了温良敦厚、勤劳善良、注重内省、推己及人的民族性格。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推动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理想逐渐变为现实。
“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郑庄公向陈国提出讲和,当政的陈桓公不允许。大夫五父向陈桓公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这一理念为后世儒家所继承。
《论语》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冉求作为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把季氏准备讨伐颛臾一事告诉老师孔子。孔子生气地说:这件事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国是邻国,先王让它负责祭祀蒙山,怎么能随便讨伐?面对孔子的诘问,冉求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颛臾国城墙坚固,而且离费国很近,现在不讨伐,以后可能成为子孙的麻烦。
孔子正色道:我听说有国有家的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分配公平就没有贫穷,和睦相处就不怕人少,安定团结就没有倾覆的危险。远方的人不归服,就修文德教化使他们归服。吸引他们来了,还要让他们安定下来。现在远人不服,你们不去修行仁德,却想通过征伐来解决问题,祸患可能离你们不远了。
孔子的这番话阐释了亲仁善邻、修文服远的理念,先秦诸子也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例如,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司马穰苴称“国虽大,好战必亡”。
“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其中的《尧典》一文称,上古贤明君主帝尧明察四方、善理天下,能够做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和”字在甲骨文中即已出现,后来逐渐发展出和而不同、和平相处、恰到好处等意思。《左传》中,齐国名相晏婴对“和”字作了生动解读。他认为,“和”的状态就像调羹一样,水、火、醋、酱、盐等与鱼肉相互调和,终成美味。
(《解放日报》3.10 陈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