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2月20日 星期四

    宅家时期的读书与思考

    《 文摘报 》( 2020年02月20日   08 版)

      这段时间,我和儿子菜虫每天都宅在家里。我心想,这个14岁的小伙子,知道目前的状况吗?于是,我正面地跟他聊了聊这次的肺炎。

      敬畏生命

      这次的病毒很可能来自野生动物市场。人类为什么那么喜欢吃野生动物?菜虫一贯喜欢吃肉,他列举了一下自己吃过的肉,无非是牛肉、羊肉、猪肉以及鸡鸭鹅三种家禽。究竟是什么样的口腹之欲,才会促使人类要吃遍山珍野味飞禽走兽呢?

      我提出了两个词,一个是“敬畏生命”,一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敬畏生命”,是我一贯信奉的一种生命哲学,其提出者是史怀哲博士。其大意是:尽管人类居于食物链的顶端,也是无数的物种之一,仍需敬畏生命。因为每个生命都有其意义和价值,丰富多彩的生命才构成了我们的生态链、生物圈。缺了任何一环,都是不对的。比如蝙蝠,带有这么多病毒,我们为什么不将蝙蝠尽数除去?

      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张劲硕先生曾解释说:“蝙蝠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多数种类是夜行性昆虫的主要捕食者,有些种类是植物授粉者、种子传播者,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建者……它们是食物链、食物网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我还讲了一个故事,美国西部在开垦时期,狼被猎人打完了,野兔没有了天敌,吃光了整个草原。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人类因为科技的迅猛发展,以为人定胜天。但大自然总会在一些时刻,给自负的人类以教训。

      人类文明中的瘟疫史

      菜虫在读《十日谈》的时候,读到了1348年佛罗伦萨流行瘟疫的历史。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这是欧洲最可怕的一次黑死病。在1347-1353年的6年间,欧洲有2500万人死亡。

      这次的瘟疫是蒙古人带过来的。1347年,钦察汗国的蒙古大军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现乌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由于卡法的守军抵抗非常顽强,使蒙古人受到了很大损失。于是,蒙古将军想出阴招,下令用投石机将尸体抛入城中。腐烂的尸体迅速演变成瘟疫在卡法城内传播。没过多久,卡法就沦陷了。然而,这场瘟疫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亡。

      在聊这一场黑死病之前,谈到新冠肺炎时,我发给菜虫一篇文章,叫作《帝国对抗瘟疫的最后一战》,讲的是1910年,在中国东北发生肺鼠疫,归国华侨医生伍连德主导抗击鼠疫的故事。伍连德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消毒、阻断交通以及“焚尸斩疫”(尸体深埋和焚烧)的严峻手段,有效控制了疫情。

      了解这些信息后,菜虫问:为什么在人类历史上,瘟疫会这么多?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纵观有文字记录以来的人类文明史,会发现这确实是一部瘟疫肆虐而又不断战胜瘟疫的历史。这些大瘟疫,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痛苦,但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比如,发生于1347年的欧洲黑死病,不经意间打破了欧洲教会的专制地位,许多人开始信奉科学胜过信奉上帝,欧洲社会从暗无天日的中世纪转而走向了文艺复兴,从而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

      由于人口的大面积减少,劳动力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农民要求更高的待遇,这也间接促使了工业化的发展。同时,处在底层的农民借机向贵族领主要求更多的权利,从而也动摇了封建领主人身依附关系,间接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除此之外,黑死病导致欧洲许多家庭成员全部死亡,少数幸存者可以继承多户亲戚家庭的全部遗产,从而变成了富翁。财富分散在各家各户手中只能算财产,可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就变成了资本。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的。

      瘟疫也同样改变了中国。比如,1910年伍连德抗击鼠疫成功,第一次为中国带来了现代的防疫体制,第一次将“公共卫生”纳入到国人的视野之内。

      我对菜虫说,瘟疫确实很可怕,但我们有现代科学,有现代的防疫措施,和较之以前更为先进的医疗技术。所以,只要我们科学防护,总能战胜疫情。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从疫情中学到教训,学会反思。

      恐惧与勇敢

      我跟菜虫说,面对疫情,恐惧是好事。

      恐惧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之一,最大的恐惧就是对死亡的恐惧。比如说,大多数人都会害怕蛇。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我们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发展出来的一种生理本能,因为原始人露宿在外,最怕的就是蛇了。这种恐惧,随着进化,深入到我们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回到这次新冠肺炎本身。面对这次疫情,一点恐惧都没有是不对的。之所以很多小朋友无所畏惧,是因为他们认识不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没有亲眼看到这个病毒的后果。

      然而,任何事物都需要有个度。过于恐慌,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比如有一个人这几天恰好感冒,有点发烧、头晕、手脚无力,于是每天都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如果没去过病毒的原发地,没接触过染病的人,接触这个病毒的几率是很低的。还有,集体性的恐慌时有上演。比如现在口罩都卖断货。有些是现在防疫必须的购买,而有些则是恐慌性囤积。平时,在家里、人少或者空旷的地方,并不需要戴口罩。

      最后,我对菜虫说,我们还是来讲一讲恐惧的反面吧。恐惧的反面,就是勇敢。勇敢是在了解真相,知道形势严峻之下,依然能直面自己的恐惧,战胜自己的恐惧,奋勇向前。在我们当下这个非常时期,那些奋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们、各省市去支援武汉抗疫的志愿者是最勇敢的人。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个病毒的严重,他们也不是没有恐惧。但在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勇于站到了第一线,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得起自己学医时宣誓过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北京晚报》2.14 蔡朝阳 蔡从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