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发全国人民关注,各地为防控疫情、救治患者等采取一系列措施。1月23日,武汉市为阻止疫情向外蔓延果断实施“封城”。这引发民众一些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无助等;还在一定范围导致了对特定人群的过度恐慌、社会群体的心理距离加大、亲人好友之间的心理隔阂等不良心态。
这些负面情绪对于防控疫情会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客观认识和疏导当前人们的不良情绪,认识和引导形成战胜疫情所需要的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社会心态。
因为“封城”,武汉人几乎都成为“病人”,短时间产生了一种“病毒性心理隔阂”。为了顾全大局,封城的武汉人作出了牺牲,应该被大家所理解、尊重和关爱。目前的“病毒性心理隔阂”不仅对于当前抗击疫情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心态会加剧人们的不信任感,在防控疫情和社会治理中缺乏合作;这种心态如果持续而形成固定的偏见歧视态度,对于社会和谐、对于美好生活都是有害的。
“封城”的目的是减少人员流动,或者说是为了让感染者、疑似患者有接触的人,按照14天进行隔离观察,14天的隔离期就是病毒的潜伏期。
这段非常特殊的时期,人们每天监测自己的体温变化或相关症状,对于“不确定性”产生本能的焦虑,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如何维护好隔离期的心理状态?第一是对隔离期不抱怨不反感,从内心认同隔离的正确性与必要性;第二是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隔离观察期的事情,如测体温、勤洗手、通风、适度锻炼等;第三是每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或完成一项任务,这样“胡思乱想”的时间就会减少。第四是与家人好友等保持电话或视频交流,获得更多信息,分享隔离期自己的身心状况。
人的身心是一个整合系统,人的健康状况受到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个体层面,身体感染了病毒,当然需要对症的药物治疗。然而良好的心态,可以使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促进药物发挥好作用。因此,健康心态是抗击疫情的“心理口罩”,在戴口罩、勤洗手的时候,也要戴好“心理口罩”。
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看,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积极的社会心态有助于齐心协力战胜疫情。人们对于战胜疫情的信心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防控重大疫情中,信心和药物同样重要!
(《光明日报》1.30 佐斌 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