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看不见的悲伤

    《 文摘报 》( 2019年12月26日   05 版)

      ■庄琼

      陪闺蜜珊珊逛街。经过一家服装店的橱窗,看到一件黑色的中山装,珊珊驻足望了很久,突然泪流满面。她颤抖地说:“这是我爸最喜欢的衣服,他生前我就老买这家的衣服给他穿。”

      我知道,半个月前,珊珊深爱的父亲因癌症而猝然去世。深受打击的母亲一蹶不振,自己的姐姐又远在国外,能担事的人就剩珊珊了。在她爸爸的葬礼上,珊珊井井有条地打理着事务。虽然悲伤,但情绪没有失控。那些天里,珊珊像是对自己采取了什么心理干预,一滴眼泪也没掉。家里的亲戚朋友都说珊珊好冷漠,指责珊珊,说她好像一点也不悲伤,替她爸爸感到不值,平时那么疼爱珊珊,真是白疼了。说这话的人,非有经历都不能理解。

      他们不懂,当悲痛来临,一个家里,不可能人人都能恣意放纵情绪,总得有个担事的人吧。珊珊每决定一件事时,就得坐下休息一下,她要等那阵阵的悲伤从心里慢慢散去,在处理她父亲的旧物时,仿佛在剜自己的心一样疼。

      作家和菜头也写过他爸爸去世的事。他没有任何的情绪流露,在父亲从火化炉里出来的时候,在之后整整七天里,没有落过一滴眼泪。如同操作一个具体的项目,入土为安,一切得体而妥当。一直到了很久之后,他在北京城里开着车,突然有那么一个时刻,在某个街角,悲伤毫无征兆地悄然袭来,一下子把他击得粉碎。他一脚刹车,一个人在车里失声痛哭。

      面对亲人的去世,到底是该哭泣,还是该坚强?

      成年后,我们总尝试告诉自己,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坚强面对,我们毕竟不是孩子。成年人经历的悲痛,不一定是悲天悯人、悲恸大哭,不一定都是大声喊出来。有时候,可能是更加隐秘、更加无法言说的看不见的悲伤。

      看过《红楼梦》的人,可能都会指责薛宝钗冷血心肠硬。她在听说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只是因为跟宝玉“调情”了几句就只能跳井自杀后,并没有表现出多么难过和悲伤,而是有条不紊地安排其他事项——提出要多赏给她的亲人几两银子,并把自己的几套新衣服拿来给金钏儿装裹,提醒薛蟠不要忘记安排宴席感谢出过力的家人和伙计。

      薛宝钗并非天生就冷硬。她只是过早经历了家里的变故,从而只能拥有独当一面的决断。电视剧《潜伏》里,孙红雷演的余则成在得知爱人左蓝死了之后,做出的反应是不断地呕吐。

      成年人的悲伤,有时候是让人看不见的。悲伤的时候,并不一定都会哭泣,它更像是一段被静止的光阴。那些动辄说人家没有哭就不够悲伤的人,真如儿戏一般。

      (《新民晚报》12.2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