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网海观潮

    《 文摘报 》( 2019年12月24日   02 版)

        清退不合格留学生是给教育“提质”

      武汉大学近日一次性清退92名留学生,引发舆论关注。近年来,武大每年都在分两次清理外国留学生学籍注册情况,2017年该校全年累计清退留学生184人,2018年全年累计清退留学生109人。2019年共分两次强制清退不合格留学生129人,劝退52人,共清退留学生181人。此次被清退的留学生中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清退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留学生不按时注册、不按规定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学习成绩跟不上等。

      刘天竺:“清退不合格留学生”只是管理手段产生一个结果,高校在留学生的招收与培养上,不能“好大喜功”,不能只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只有理性、严谨的办学态度,才更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盘活,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内高校应本着“互学互鉴”的原则,取武汉大学管理之长,唯有如此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将教育事业推向新高峰。

      (封面新闻客户端 12.18)

        萌娃当街踹车能踹醒交通文明意识吗

      日前,一条“萌娃当街踹车”的视频被网友纷纷点赞。视频中,一辆白色轿车将斑马线上正常行走的母子撞倒,小男孩爬起来之后,第一时间搀扶身旁的妈妈,又生气地走到轿车面前,对着车头踢了一脚。此举引来网友一片点赞和热议。

      默城:这一脚踢中了人们的痛点。礼让斑马线是基本的文明共识,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交通安全。显然,此事中的司机,缺乏交通文明意识,漠视行人走斑马线过街的正当权利。萌娃当街踹车,不仅是在表达自己面对不文明的愤怒,更是用实际行动捍卫行人的路权。问题在于,此举真的能踹醒司机们的交通文明意识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12.17)

        “朋友圈里的假药”就是一封举报信

      明明只有自己一人,却总“听”到旁边有人说话;怀疑自己被监视,把重要的物品都藏起来;怀疑有人要害她,“不得不”报警求助……一连串奇怪的举动令旁人不解。原来,浙江宁波30岁的俞小姐因为看了朋友圈推荐盲目吃减肥药,导致了精神障碍。医生提醒,不要轻信朋友圈里推销的那些成分不明的减肥药或保健品。

      郭元鹏:医生提醒是善意的,然而,对于“朋友圈里的药品”不能止于提醒不要吃,“朋友圈里的假药”其实就是一封投诉信、举报信。随着手机普及,人们进入了一个“朋友圈”的生活时代。有事没事,都喜欢打开朋友圈看看信息。遗憾的是,如今借助朋友圈推销产品的人越来越多,朋友圈简直成了商品汇聚之地。“朋友圈里的假药”,成了一种悲催的社会现象。有关部门应该给网络平台施加压力,采取技术手段屏蔽“朋友圈里的药品信息”,不能任由其传播。

      (正义网 12.12)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