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往往最真实,“细节”往往令人振聋发聩。
某县级市的电视台,前不久“无意间”播出一个镜头,市领导风尘仆仆赶到村里扶贫,五保户热情奉上热茶一盅,领导拿着秘书递上的餐巾纸,在盅沿上仔细擦了一圈,方才饮了一口……
这个镜头不到一秒钟,领导不以为意,审看的部门也不以为然,于是就这样播出,却在当地引起了点不大不小的波澜——人们说,这个“喝水”的“细节”,不免使人想起当年邢台地震现场周恩来总理一口喝下的带泥之水。
其实这类的“细节”,除“喝水问题”外,有一位县委书记还提出过一个“板凳问题”。他向各级干部发问:“我们到群众中去,有的老百姓,家中条件很差,一个板凳还是灰蒙蒙的,你是擦一擦再坐呢?还是就这样坐下去?”
如果说“喝水问题”说了一个“嘴巴问题”,那么“板凳问题”却直指“屁股问题”——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屁股坐哪里,坐在谁一边的大问题!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习惯于坐在机关的交椅上,坐在宽敞办公室的转椅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把手”,一屁股坐在精雕的红木龙椅上的。还有一些官员,谈笑皆富豪,往来无白丁,热衷于坐在“大户”的盛宴上。他们不喜欢、不情愿去老百姓家的“灰板凳”上坐一坐,喝一盅贫困户的热茶,勉强去了也要“擦一擦”,老百姓看了很生分、很疏远、很不是味,更谈不上“鱼水情深”“水乳相融”呢——所以说穿凿起来,细节小事切莫等闲看,因为都不是“琐事”,都是反映了“三观”的大事情!
(上观新闻12.11 司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