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七点半,小钱安顿好不到两岁的小儿子,出门送五岁的大女儿去幼儿园上学。
三年前,小钱和丈夫离开北京到泰国普吉岛,成为海外国际学校“求学大军”的一分子,并开始了与此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小钱当上了全职太太,专注在孩子身上;丈夫多数时间陪读,再时不时飞回中国打理生意。远离升学压力和空气污染,女儿在普吉国际幼儿园里“自然成长”的状态让小钱觉得还是很值得。
此时,在普吉岛的另一角还住着老王和他正在上初三的儿子,他们同样来自北京。初一那年,孩子在美国德州休斯敦的公立中学度过。刚到美国,孩子不适应,加上“美国治安不好”,又存在校园霸凌,读完一年后匆匆转学到泰国。老王对这个决定很满意:儿子的课业难度降低,体育活动增加,“偏素质教育的东西更多”。
而且,泰国的学费相对低廉。2015年底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泰国国际学校的学费比亚洲地区最贵的新加坡低约20%,约合每年13万元人民币。这个价格比马来西亚贵,但比中国香港和印尼便宜,比中国内地国际学校每年20~30万元的开销也要低上很多。
除了学费,泰国房子等生活费用也比较便宜。小钱说:“人民币六七千元能租到带花园的独栋别墅。”
事实上,目前专注做泰国留学业务的中介并不多,多数情况下是房产中介帮忙牵线,把国际学校当做配套,目的是卖掉学校周边的房子。相比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10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普吉的别墅。
泰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仅2016学年,共有大约5.1万人在该国接受各种层级的国际学校教育。老王说,泰国的国际学校强调孩子要放松,“教学相对要简单些,初三的数学难度相当于北京学校初一。”
这种松弛的状态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能力?老王对此一点不担心,“学业水平是一种选拔手段”,泰国国际学校的学生评价体系与海外接轨,能帮助学生顺利对接海外大学的教育资源,学业水平的重要性往往抵不过健全的人格、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然而,不是所有家长都有如此放松的心态。常驻深圳的跨境留学顾问张强说,有些家长本身“很在意学业,去了这类学校抱怨人家太轻松,自己也是两边倒”。这种情况下,也有家长选择再次回国。
实际上,“泰国国际学校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都不难,高中以下很多课外活动”,张强提到,不同阶段有相应的要求,“到了高年级,后续申请大学时也要拼成绩,冲刺高分也不容易”。
让家长们纠结的,还有家庭关系。通常情况下,如果经济状况无法支撑夫妻二人共同陪读,那么陪读一方通常是妈妈。她们多数放弃了事业,与仍在国内工作的丈夫分居。这一方面可能影响到夫妻关系,另一方面孩子也没法在父母的共同陪伴下长大。
(《看天下》2019年第33期 江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