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高铁票价调整,跨区难题待解

    《 文摘报 》( 2019年11月28日   01 版)

        拿到高铁定价权3年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终于有了新的动作。

        11月1日起,国铁集团下属的上海局、南昌局、成都局、兰州局、太原局、广州局、南宁局集团公司等,纷纷发布了所属高铁动车组列车执行票价优化调整的公告。

        综合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公告,此次调价从12月1日起开始执行,涉及多条线路,总体上票价均有升有降。记者就这次“不约而同”的调价询问国铁集团,得到的答复是:“此次调价是各铁路局集团的自主行为。”

        “这次调价主要是局管内的短途城际高铁,也就是始发站和到达站都是同一个局的高铁线路,暂不涉及跨局线路。”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价格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兴分析,设定最高限价为公布票价,也就是2016年后制定的天花板价格,500公里以下参考高速公路运价,500公里以上参考民航价格,“这已经是市场化的价格”。

        李文兴透露,2016年国家发改委已将高铁动车定价权交给当时的中国铁路总公司,这次定价主要是铁路内部的决策。目前各铁路局自主调价只是先行试点,明年1月1日将在全国18个铁路局铺开。

        李文兴表示,高铁制定统一标准按照里程定价,并不能反映建设成本,比如山区和平原的建设成本不同,但都采用同一个定价方式,显然并不公平。目前全国高铁仅京沪、京津等少数线路盈利,其余均长年亏损。多年不变的票价,不但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调节,也无法刺激消费,增加上座率。

        “在定价中,将高铁的成本完全考虑进去,并不现实,特别是川藏铁路这样的西部线路,承载了更多公共属性,如果让乘客买单,只会令上座率更低。”李文兴认为,“高铁的边际成本相对特殊,增加更多的旅客,成本增加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上座率会带来更大的收益。”从目前来看,一些短途城际铁路空座率较高,如果适当降价,增加上座率,薄利多销,自然会增加整体收益。对于一些热门线路,如京沪线,经常是一票难求,通过适当涨价,可以调节市场需求。“实际上还有较大的涨价空间。”

        但调价不得不面临一个难题,在同一铁路局内,固然可以自己说了算,一旦涉及跨区域的线路,定价必须几个铁路局协商确定,效率难以保证。无论涨还是降,都需要相关铁路局共同面对市场,这也会使得大家对于定价异常敏感,顾虑重重,进展缓慢。

        此外,由于跨区域线路涉及始发站、到达站和中间站多个铁路局,收益分成也会影响各铁路局对价格的制定和判断。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第43期 贺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