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贾府的公共物品

    《 文摘报 》( 2019年11月28日   06 版)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曼昆的解释:所谓“公共物品”,它不具备排他性(譬如烟火晚会),要阻止人们去看是不可能的,因而它不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作为主办方来说,这是社会福利。

        《红楼梦》中的贾府年节里唱大戏,去清虚观打平安醮等等就是一种十足的公共福利。贾府在过年或其他节日的日子里,是要安排“唱大戏”的。不但唱戏,还有赏钱。贾府有自家的戏班子,常年花钱养着。那十二个优伶,也是花银子从江南姑苏那边买来的。贾府唱大戏撒钱,当然有“一府至尊”贾母喜好的因素,可收益的却是众人,是街坊四邻,是周围百姓。

        曼昆指出:在一个贫困的社会里,人们会有一种搭其他人慈善事业便车的倾向。贾府年节上演大戏,而且还撒钱,许多家奴和穷苦人便搭这个“便车”了。贾府的做派和排场,是一种封建贵族生活方式,是荣誉感、优越感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以自己独特的行事方式区别于一般人家而显露自身,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过度和放大,替代政府去做一些社会公益性的事,劳民伤财则是一个府邸的“尽责过度”。

        曼昆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讲到一些物品可以在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转换的例子。如果在一个有许多居民的镇上放焰火,焰火表演就是一种公共物品,但如果在一个私人经营的游乐场放焰火,焰火表演更像是私人物品,因为游人要付费才能进入观看。如何把一个封建府邸变成外向度很高、进入市场的独立个体,贾府的主人想不到,整个国家当时还没有这种意识和思维。尽管那时的资本主义刚开始萌芽,但始终未能破土发育和成长,这与不懂得市场、不尊重经济规律有很大关系。

        (《深圳特区报》11.19 张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