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君浩又一次谢绝了地方政府的“好意”。
2019年10月,内地某省科技厅、科协的领导专程赶赴上海,拜会这位74岁的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领导们的来意很明确,该省正构建协同发展半导体产业生态圈,想邀请褚君浩去设院士工作站。作为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研究的专家,褚君浩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颇有建树。
褚君浩经常会遇到“设站”的邀请,他也经常谢绝。这一次,他谢绝的理由更加充分:“我已经超标了”,按照规定,每名未退休的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1个,但他名下已经有2个。
在2019年6月以前,并无此规定。当月11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之后,限制就有章可循了,意见不仅对未退休的院士进行约束,也对退休院士提出了明确要求: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3个。
“两院”院士工作站是院士及其团队,与企业等建站单位合作建立的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协作平台,主要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和技术攻关等,合作的时间一般为3~5年。
院士工作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2009年后开始“遍地开花”。四川某地级市一位科协副主席表示,虽然表面上没有对每年的建站数量提出要求,但实际上各市之间是有竞争的。一方面,工作站数量多,在年底考核时可以加分,同时市长每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会把它作为“政绩”加以强调。而“一哄而上”也造成不少工作站有名无实,院士只挂名不参与实际工作。
“两办”文件下发后,对院士工作站的规范清理工作已开始启动。“实施办法正在加紧制定。”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产学研合作促进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意见出台,他们已经停止了2019年对工作站的认定工作。
(《南方周末》11.21 杜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