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逆境未必让人成长

    《 文摘报 》( 2019年11月28日   07 版)

        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如下观点:经历过一场悲剧对你的个人成长有利。但痛苦和苦难真的有价值吗?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发现了数个示警信号。

        首先,难以收集人们在经历创伤前后的数据。例如,无法知道谁会在飓风中失去家园。研究发现,人们并不十分擅于准确记住自己在创伤性事件前的情况。或者,研究参与者会说,他们在发生那一事件后成长起来了,而事实上,他们仍在苦苦挣扎。

        告诉别人你已经成长也许实际上是一种应对你仍在经历的痛苦的方法。西方文化几乎不给人任何悲伤的时间;最终,人们期望的是,“克服悲伤,继续前进”。

        这种压力甚至可能被嵌入试验本身;创伤研究人员通常提出的问题往往只涉及积极变化——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是否追求新的目标,或是否已变得更虔诚。对恢复和自我改进的期望已成为这一连串提问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人们说自己变得更强大了,也许只是因为他们否认自己正在经历的切实痛苦。

        事实上,那些声称自己在悲剧发生后经历了最多个人成长的人更有可能仍在经历创伤后压力综合征和抑郁。

        摆脱一场悲剧并不容易。有时候,某些悲剧造成的创伤,比如孩子或配偶的死亡,永远不会完全消失。

        还有一些人不讳言自己在厄运发生数月甚至数年后仍在苦苦挣扎这一事实。

        以下是我们从已经进行过的最佳科学研究中所知道的:人们确实能够在逆境中成长。但这种情況可能不会像大多数人和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的那样频繁发生。

        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人们将继续需要家人、朋友和社区的帮助和社会性支持。能否获得这些资源实际上在决定人们是否真的能够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消息》11.2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