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智利为何因“三毛钱”乱了

    《 文摘报 》( 2019年11月07日   03 版)

        10月30日,智利总统皮涅拉突然宣布,放弃主办原定于11月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以及12月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以集中精力解决国内问题。

        在人们印象中,智利是拉美地区相当发达的国家,2018年智利人均收入已接近1.6万美元(中国接近1万美元),位居拉美首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家却因地铁票价上涨30比索(约合人民币3毛钱)发生了几十年来最大一次全国性抗议活动,目前骚乱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7000多人被捕。

        “不是30比索,而是30年”——示威者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这说明这次骚乱是智利社会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的总爆发。

        示威者明确亮出他们抗议的目标是“新自由主义”。该理论强调市场的完全自由竞争,认为个人权利先于集体,主张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最小化,倡导私有化改革。

        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西方国家面临的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局面,即“滞涨”问题,欧美大部分经济学家重拾新自由主义。

        1975年,靠军事政变上台的智利总统皮诺切邀请到了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考察智利,深深信服于后者的理论。而后,皮诺切废除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各项政策,进行了彻底的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智利经济常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西方国家口中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典范,其模式也被称为“智利模式”。在“智利模式”下,国有企业以及养老体系进行了私有化,工会和各项福利制度被废除,企业税收降低,大量吸引外资,政府除提供基本的法制和社会秩序外,最低限度地干预市场。

        智利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面,隐藏着什么问题?智利国家男子足球队的门将布拉沃在社交媒体上说:他们卖了我们水资源、电力、油气、教育、健康、养老金、医疗,我们的公路、森林、阿塔卡马盐沼、冰川、交通,到私人的手里。还剩什么?这还不够吗?我们不想要一个只为少数人的智利。

        实际上,尽管本次圣地亚哥地铁票只涨价3毛钱,但这已是今年内第二次涨价,并且原起步价是800比索(高峰时段),约合人民币8元左右,已是相当不便宜。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智利一半工人的年收入低于6600美元(合人民币46480元),与1.6万美元的人均收入相距甚远,贫困发生率高达8.6%(中国是1.7%),可见智利社会收入差距之大,社会分化之大。

        其实不但在智利,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带来的困境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显现。从根本上讲,新自由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无法逃脱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它带来了效率,但必然导致分配不公、社会分化。这个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就会爆发。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双重力量,无疑是解决智利困局的必由之路。

        (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11.1 宇文雷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